本报记者 沈茜
农村学校、工厂车间、田间地头,从发展大局到百姓身边事,从各级政协到各条战线,在晋江,处处都活跃着“政协身影”。
2016年至2021年,政协第十三届晋江市委员会(以下简称“市政协”)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传承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与大局同向、与民心同行,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积极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交出一份精彩厚重的履职答卷。
围绕中心
贡献“政协智慧”
为群众建言、为大局筹谋,既是大情怀,更需大智慧。
“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作用,推进老旧工业区提升改造”“完善工业用地管理制度,有效整合土地资源”“学习先进地区做法,创新土地盘活方式”……今年8月23日下午,围绕“加快老旧工业区改造,拓展产业发展空间”议题,一场晋江市委与市政协联合召开的专题协商会议正在进行,与会同志争相发言。
今年11月19日下午,晋江市政府与市政协联合召开专题协商会议。围绕“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补齐科技创新短板”议题,大家踊跃发言:“要促进人工智能与传统制造业融合发展”“要强化政策引导”“坚持人才强企,搭建平台吸引人才”……
类似的与晋江市委、市政府协商议政,如今已形成常态化机制。五年来,市政协始终把服务中心大局作为首要任务,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咨政建言,当好助力晋江发展的“智囊团”“助推器”和“践行者”。
五年来,市政协围绕“十四五”规划实施、区域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实施,精选重要议题55项,组织协商议政活动,举办议政性常委会议10场、主席会议72次、对口协商活动51场,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600多条。
同时,紧扣世中运筹办、国企实体化改革、城市精细化管理等重点工作组织专题调研、民主监督,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最多跑一次”改革、人居环境提升等重点,组织“点穴式”视察,开展“回头看”督办,推动意见建议得到有效落实。
聚焦民生
传递“政协温度”
人民政协为人民。一次次视察调研、一件件民生提案、一条条社情民意信息,市政协五年履职足迹,见证了深深的民生情怀。
2020年12月11日,市政协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民生观察眼”——聚焦城市精细化管理之“探秘”背街小巷活动。
其中,福埔农贸市场因场地限制,长期以来路面污水横流、商贩占道经营、顾客车辆随意停放、交通严重堵塞。“这个广告牌快掉下来了,很危险。”“这些车辆随意停放很影响交通。”当天,一同深入市场调研的市政协委员们将视线对准那些影响市民生活品质的“城市病”,边走边看,边记边思。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委员们纷纷提出了接地气、可行性较强的意见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和社区主干的重视和采纳。
群众是最诚实的“阅卷人”。如今,走在晋江街头巷尾,大家总不自觉地感叹街景大变样——道路干净整洁,杂乱的广告牌、违章搭建不见了,占道经营现象少了……而这些,都是市政协助力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带来的“民生效应”缩影。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