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赖自煌
日前,晋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磁灶中心卫生院)召开会议,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部署贯彻落实意见。
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洪清淡要求,全院要快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与明年工作谋划结合起来,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思路、推进工作的举措,为创建二甲综合医院的目标而不懈努力,全面推动医院高质量快速发展。
“党建引领是推动医院持续发展的关键,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推动医院持续做优民生服务的有力抓手。”洪清淡表示。
今年初以来,晋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党支部把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结合“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部署,持续下沉一线开展调研、分类推进实践活动,切实把学习教育过程转化为推动工作、解决问题、服务群众的过程,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医院发展开新局、上台阶的成效。
医疗服务送上门 群众笑了
“阿嬷你好,最近身体怎么样?”近日,由晋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护党员和橄榄慈善协会志愿者组成的服务队再次来到前尾村的王阿婆家,一进门就对阿婆嘘寒问暖。
这是今年7月以来,服务队第三次来到前尾村走访,对于这群身穿“红马甲”的热心人,王阿婆早已熟悉。
王阿婆今年70多岁,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病。走访中,除为阿婆送来慰问品和“健康”礼包外,医护人员还为她做了健康体检,并耐心指导用药。
“家里的年轻人都在外打拼,只留下老两口住在村里,以前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去医院体检,开一些降压药,现在‘红马甲’把服务都送到家里来了,真是太感谢了。”阿婆笑着说。
为进一步做好辖区留守老人的健康服务,今年6月,晋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与橄榄慈善协会结对共建,并组建成立医心志愿者服务队,双方携手常态化开展留守老人走访帮扶和上门医疗服务,并将此作为医院“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点内容,持续推进。
7月至今,服务队已累计走访磁灶20个村(社区)服务近50人次,并将他们纳入医院家庭签约服务对象,为他们就诊提供便利,让他们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一堂好课”进村企 赞誉连连
遇到紧急情况应如何正确施救?心肺复苏如何规范操作?……日前,晋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第五期“一堂好课”走进顺丰速运东南分拨中心,吸引近百名企业员工到场聆听。
“在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的走访活动中,一些企业、机构提出急救培训的需求,为此我们结合不同服务对象特点,有针对性地策划了‘一堂好课’主题活动。”洪清淡说。
截至目前,除顺丰速运东南分拨中心外,晋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一堂好课”还相继走进大埔敬老院、洋宅敬老院、磁灶派出所、海峡国际五金机电城等,服务内容包括常见老年病的护理、急救知识讲座培训、胸痛症状识别和救治举措等。
洪清淡表示,“一堂好课”的开展,是医院走出去服务群众的举措,也是医院结合群众需求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项目之一。项目的实施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也坚定了医院将“一堂好课”继续办好、办下去的决心。
专家门诊请进来 百姓受惠
如果说“一堂好课”是医院“走出去”为群众办实事,那持续办好“名医工作站”和邀请“北上广”医疗专家下乡坐诊,则是医院“请进来”满足群众高端医疗需求的“为民办实事”。
2018年11月,晋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在上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助力下,成立了泉州市首个卫生健康人才基金——磁灶卫生人才发展促进会,并设立医院“名医工作站”,此举有效推进了磁灶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更推动了医院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
依托“名医工作站”,医院不断向上对接高端医疗资源、与上级医疗机构合作,邀请医学专家到磁灶坐诊,有效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截至目前,医院“名医工作站”已累计签约各三甲医院医疗领域专家14人,其中,“北上广”签约坐诊专家5人。名医专家累计坐诊950人次,接诊群众4万余人次。其中,上海专家累计坐诊60人次,接诊群众近3000人次。
据了解,除开展上门医疗服务、策划开展“一堂好课”和持续办好“名医工作站”外,今年初以来,晋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还在海峡国际五金机电城增设了便民服务点(药箱),在医院增设非机动车遮阳停车棚,举办儿童早教活动帮助家长解决家庭常见育儿问题等,“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的落地开花,让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