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赖自煌 通讯员 陈思颖) 昨日,晋江磁灶镇组织市级以上党代表及部分晋江市政协委员赴太昌村、三吴村和紫帽镇紫星村调研视察,并围绕乡村人居环境整治问题开展集体研讨。
在太昌村,党代表们详细了解村里是如何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持续推进倒桥片区的沿溪景观营造、道路沿线绿化亮化等,并以点带面推动全村掀起环境整治热潮。
在三吴村,党代表们实地走访了三吴溪沿线,了解村里是如何以河道整治为切入点,融入党建文化、陶瓷文化、红色文化、青狮阵非遗文化等,将原本脏乱的河岸打造成独特的乡村文化“会客厅”。
在紫星村,党代表们重点考察了该村的整体环境整治成果,了解该村是如何借力环境整治,引导群众广泛参与,通过精细化治理房前屋后脏乱死角,营造整洁有序的村容村貌,进而带动全民文明素养的持续提升。
调研结束后,党代表们围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中面临的热难点问题,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卫生死角、家禽养殖、村容村貌提升等问题进行了集中交流研讨,并集中学习了《中共晋江市委关于印发<晋江市坚持和完善市党代表大会制度的规定>的通知》精神。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要注重品质,规划先行。”磁灶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蔡文卿表示,要切实做优乡村环境整治,从细节入手,做到精细化;要持续推进,久久为功;要加大投入,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供经济支撑;要造势宣传,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形成合力。
磁灶镇党委书记张劲竹表示,开展党代表调研考察是党代表行使权利、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也是贯彻落实党代表任期制的具体行动,更是党代表建言献策、参政议政的现实需要。各级党代表要切实发挥代表联系群众的积极作用,深入基层一线,从党员群众关注的热难点问题出发,聚焦党的建设问题,加强调查研究,提出论据充分、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提案。
当天,晋江市乡村导师帮带制“乡创联盟”第十一组也组织开展了交流研讨会,组员们大方分享了各自有关人居环境整治的经验,并提出各自遇到的整治问题。同时,针对如何依托“导师帮带制”带动帮带对象成长、推动帮带村进一步发展,大家均提出了具体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