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b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本报小记者同青年作家许晋杭畅谈说话之道

“做晋江发展的‘建证’者”

许晋杭(左三)接受小记者采访。

近日,本报策划的采访真人秀——“拜师大记者 学做新闻人”活动迎来第二期,晋江梅岭心养小学邓湘钰、虞竣淇、王思雯、王思语等4名小记者与晋江籍青年作家、演说家许晋杭欢聚一堂,畅谈说话之道。与此同时,导师也在同步观察小记者的表现,为他们点评打分。

本报记者 林小杰

本报小记者 邓湘钰 虞竣淇

王思雯 王思语

近日,许晋杭带着自己的新书《高情商沟通力》送给本报小记者。小记者们的目光都被这本书吸引了,一拿到手就仔细翻阅着。带着对新书及许晋杭个人的好奇,本报小记者的采访就此展开。

“这本书就是你的新作吗?”“是关于什么的书?”……面对小记者王思语的提问,许晋杭直接进入主题,“我一直在研究语言表达,如果在生活中多注意一些表达的细节,那么就能够帮助自己在工作生活或者学习中更好地达到目的,但是,往往很多人都忽略了这些细节。”

许晋杭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向小记者们说明了表达的重要性。“比如说‘你这件衣服跟我家里的一件很像’,这样表达就会伤到别人,应该说‘我家有件衣服跟你很像’。很多人在说话时,没有注意到自己的一些语言,可能影响到别人的感受。所以我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帮助更多家乡的创业者,让他们在创业过程中、在谈判上,或者在生活交流中,都能掌握这些讲话的技巧,以更好地完成工作。”许晋杭说。

交谈过程中,小记者虞竣淇了解到许晋杭之前还出过一本书名为《演讲力》,他好奇地问,“这两本书都是语言类的书籍,为什么这么热衷于出这种书呢?”

原来,许晋杭从小就爱说话,但每次都被老师批评,于是,他就思考着,如何把爱说话变成自己的价值。“参加完‘超级演说家’之后,我很感谢老师对我的栽培,所以就想把自己的思考传播给别人、分享给别人,然后别人因为你的传播而变得更好,这就是我实现自己价值的方式。”

2020年,许晋杭以父母的名义向晋江市英林心慈善基金会捐款100万元用于公益教育。同年,许晋杭捐资360万元支持母校晋江市紫峰中学建设发展。

“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达你对家乡的感情,你觉得是什么?”得知许晋杭热衷于公益事业,小记者邓湘钰边记着笔记边提问道。

“‘想成为晋江发展的‘建证者’。‘建’是建设的‘建’,‘证’是见证的‘证’。”许晋杭解释道,见证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而“建证”则是主动参与,“我更喜欢做一个‘建证者’,把自己融入晋江的发展当中,这也是我们‘90后’年轻人应该有的担当。”许晋杭说。

作为一个“90后”,许晋杭的人生足够丰富,同时,肯定也经历了许多挫折。这也是小记者王思雯最关心的,“当你遇到挫折时是如何克服的?”

“挫折经历太少,鸡毛蒜皮都是烦恼。挫折就是养料,而我们就是小草,没有养料,你同样会枯死。”许晋杭直言,遇到挫折是常态,以前的他把挫折当障碍,现在是当养料,这是他态度上的转变。

当天,许晋杭还寄语小记者,“我们经常都会说离开的时候能带走什么,但其实可以换个角度想一想,我们能够为学校、为家乡留下什么。一段故事、一些作品、一种精神……这就是你最大的贡献。”

导师点评▲

这次许晋杭的人物专访,4名小记者在采访前对许晋杭进行了充分了解,对于许晋杭的个人经历,每个小记者都在采访前提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并拟好采访提纲。其中,一名小记者的“用一句话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情感”这个问题是本次采访的关键,可以让读者更全面了解这位青年作家。此外,建议小记者采访时不要全按照采访提纲提问,可以通过对方表达的内容进一步深挖。

一杯茶带来的灵感

观察

本报记者 张之杰

通过前期的面试环节,来自心养小学的四名小记者获得了记者导师——文体记者林小杰的青睐,他们也顺利获得采访本土青年作家许晋杭的机会。

然而,前一秒钟,大家还沉浸在成功“拜师”的喜悦中,下一秒,几个小记者就开始为如何提问而发愁了。“许晋杭在我们晋江那么出名,报纸对他报道得非常多,还有哪些是读者不知道的呢?”一时间,大家陷入沉思。

“不急,先去喝一杯茶,理一理思路。”说着,林小杰带领小记者来到报社20楼会客室,为大家泡上了热茶。

一杯暖茶下肚,顿感神清气爽,小记者们也慢慢打开了思路。

“对呀,报社虽然对许晋杭报道很多,但都是大记者的角度。咱们是小记者,可以多问问我们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小记者邓湘钰说道。

“对,我觉得行!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他为什么出的书都跟语言有关。”小记者虞竣淇接着说道。

“我也来一个。当我了解完许晋杭励志的成长故事之后,我就非常好奇,他足够精彩的人生经历背后,一定也遭受了不少的挫折。不知道他是如何克服的。”小记者王思雯一边说,一边把这个问题记在了自己的笔记本上。

就这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在导师的引导下,在满室的茶香中,聊出了整个采访提纲。

“晋杭哥哥是作家,估计采访时的金句也不少,我们可别忘了收集收集。”采访开始前,几个小记者还不忘制定“作战计划”。

果然,在和许晋杭的交流中,小记者们不仅被晋杭励志的成长经历所折服,同时也对他说出的许多金句印象深刻。

“我喜欢晋杭哥哥那句‘挫折经历太少,鸡毛蒜皮都是烦恼’。他用一种非常积极乐观的方式,把他经历的挫折跟我们分享,而且告诉我们这些都是人生最为宝贵的经历。”王思雯说道。

“学历很重要,学习能力更重要。晋杭哥哥用他的亲身经历为我们讲出了这句话所蕴含的道理,让我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希望我以后也能成为一个有着超强学习能力的人,而不是人们口中只会读死书的‘书呆子’。”虞竣淇表示。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