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沈茜) 前不久,晋江磁灶镇洋宅村李锦成农场来了一名“卫士”,日夜守护着大片农田——它就是智能害虫测报设备。随着该设备的推广应用,将有效提高全市现代农业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和防控水平,从而更好地提高农产品质量,保证粮食生产安全。
“来,帮把手,一起抬起来。”日前,在磁灶镇洋宅村,两名设备安装工作人员正在田埂上忙着安装病虫害自动测报系统(下图)。据厂家介绍,该设备采用太阳能供电,不但可以定向诱捕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水稻害虫,还能采取“线下采集、无线传输”的方式,工作人员可以在APP上就可以实时了解虫情发生情况,并显示采集数量,极大提高了虫情监测效率。
“水稻最怕发生病虫害影响收成。”李锦成说,如今,这个设备可以帮农民实现精准施药,达到减药控害、节本增效的目标,真正实现了科学种田、绿色植保。
病虫防控是保障粮食丰产丰收、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近两年来,晋江市强化农作物病虫害监控预报,采用“昆虫智能性诱测报”系统监测设备,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目前,除了磁灶镇,陈埭镇闽禾一芳农场也安装了虫害自动测报设备。
“这个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采集特定虫害的发生数据,分析研判虫害发生规律,提出针对性策略,为农作物制定出最佳的防治方案。”晋江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该设备可以实时、精准监视害虫的一举一动,依靠大数据汇总分析,不仅解放了劳动力,减轻了基层植保人员的工作强度,还大大提高了植保工作效率和虫害防控的精准率和防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