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01b版:菲版 上一版   
上一篇

哪里有美景 就往哪里奔

深沪66岁的“海鱼”爱“追马”

黄荣钦

他是土生土长的晋江深沪人,从小生活在海边,有着大海一样爱拼敢闯的性格。做过渔民,创办了企业,经商之余爱上了摄影,成为远近闻名的摄影家。从接触摄影开始,他拍风景、拍人文、拍身边的海,样样有所成。

60岁那一年,他爱上了拍马,而且一发不可收,六年来专心“追马”,先后16次到新疆,只为拍马。他就是我们今日故事的主人公——66岁的黄荣钦。 本报记者 黄海莲

企业家化身摄影家

黄荣钦有许多的头衔: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马业协会摄影家分会副会长、中国纺织摄影协会理事、福建企业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晋江市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英国皇家摄影学会会员。

而在拥有这些头衔之前,他是深沪的渔民、服装企业家。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黄荣钦经常国内国外出差,每到一个地方,一有空他就用相机记录所见。“我喜欢旅行,最初是为了锻炼身体,愉悦心灵,一路走,一路看,哪怕是险山恶水,也未曾阻挡过我的脚步。从最初的‘傻瓜机’留下‘到此一游’的印记,到使用专业相机,注重构图、讲究用光、捕捉瞬间,并由此喜欢上摄影,迷上摄影,成为‘好摄’一族。”黄荣钦说,最初,他总是走哪拍哪,也像追星族一样,听说哪里有美景,就往哪里奔。

2005年之后,黄荣钦淡出商界,开始沉迷于摄影。他的拍摄行踪踏遍了大半个中国,甚至世界各地飞,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等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看遍了美丽风景,也收获了许多优秀的作品。2010年摄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塞当的《兄弟们》入选23届全国摄影艺术展、《烟雨漓江》《金秋坝上》入选中国政协生态中国优秀奖、《三塔晨光》入选第八届中国摄影艺术节收藏作品……

再后来,黄荣钦开始了专题创作。他把视角聚焦到了家乡的那片海,海礁、海浪、海滩、海船,以及渔业生产、渔村习俗;对于渔民出身的他再熟悉不过,于是有了《山光海影》《山海辉映》《浪游四海》《海神的雕刻》四辑摄影专辑的出版。他又把目光聚焦到了黄山的松树上,为了拍黄山的雪松,他在黄山大雪封路的时候和同好背着行李及摄影器材,爬了几千级台阶到达山顶的“白鹅山庄”,“那时山上气温在零下27℃,登山的路铺上了一层层厚厚的雪,踩在上面,嘎嘎吱吱作响。我们整整攀爬了7公里台阶,腿脚酸痛,但看到大雪中的黄山美景,根本没想过还要再走7公里台阶下山,拿起相机直接拍到手酸。”黄荣钦说,在黄山上四天三晚的翻山越岭,鞋底捆绑鞋钉走在冰雪的石板台阶上,非常累,但拍到“黄山雪松”,值得了。他把那次作品编辑成了自己的第五本影集《黄山雪松》,在摄影界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这些年,黄荣钦的作品多次获奖,多幅作品刊登在《光明日报》《文汇报》《大众摄影》《中国摄影报》等报纸杂志上,部分摄影作品录入全国大学教材;部分摄影作品编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

海边汉子千里“追马”

从企业家化身摄影家,黄荣钦的摄影成就在圈中小有名气。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苦于没能拍出自己满意的专题作品而困惑,“感觉创作中少了激情”。有一天,他看到朋友拍的蒙古马作品,一下刺激了他的神经:“这,不就是我要寻找的专题?”从此他喜欢上了马。“马是人类忠诚的朋友,为人们无私奉献。马瞬间千变万化的肢体语言,飞奔带来的快感,哪怕是一个回首,哪怕是一个眼神,都能让我享受到美好的拍摄过程。”

黄荣钦网名叫海鱼,名字里都透露着他“海”的属性。然而,这个海边的汉子就这样在耳顺之年爱上了奔腾的骏马,成了追马的汉子。他连续六年多次去“中国马都”锡林郭勒大草原创作。“锡林郭勒以蒙古马为主,勇猛刚烈,西乌旗白马、阿旗黑马、东乌旗黄骠马,各展英姿。特别是锡林浩特凤凰马场里的奔马和驯马,更让人大开眼界,意想不到的画面及造型,加上骑手们驯马、骑马的高超技能,都让人兴奋。”聊起马,黄荣钦有说不完的话题,为了拍好马,他买了很多和马有关的书籍,了解马的习性。如今,他谈起马来如数家珍,关于马的品种、马的习性、牧马人的生活习惯等,还有什么季节拍马最好看、拍马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等,“拍的时候不能跑到马的后面拍,只在前面或者侧面。拍马的时候,马如果迎面跑来千万不要动,马看到你会自动避开。”

“每一次拍马都是抱着敬畏的心态。”黄荣钦说,马的动态很美,但是要拍好并不容易,有时候甚至很危险,有时为了拍摄角度,镜头距离马不到一米,马蹄扬起的沙土吹得他满头满身。大雪天里,为了捕捉最好的镜头,他要趴在雪地里静静地等待。

两年时间里,黄荣钦由对拍马的热爱发展到对马的入迷,拍摄了大量蒙古马作品。2018年年底,在中国马业协会摄影家分会成立大会上,他荣任副会长。2019年1月,他出版了《蒙古古驹》摄影专辑,在追马的路上开始小有所成。

2019年元月,黄荣钦参加了中国马业协会摄影家分会代表团“探访天马故乡-昭苏”的摄影合作交流活动。在昭苏期间,他认知了昭苏天马更多的马种,拍摄了大量精彩作品,“新疆昭苏是‘天马故乡’,这里的马种主要是伊犁马。伊犁天马和天山美景可以说是绝配。我非常喜欢昭苏冬天的雪景。在天山美丽雪原上奔驰着的天马,让我们忘记了遥远与寒冷。”

今年7月16日,黄荣钦再次应邀参加昭苏第29届“天马节”,这已是他第16次到新疆。“东边有中国马都,西边有天马故乡。如果说蒙古马是一个勇于出征的‘勇士’,那伊犁马就像一个温文尔雅的‘绅士’。这可能是东西部马文化的有别之处,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挖掘。”黄荣钦正在筹备出版《中国马》一书,想让更多的人认识这些“勇士”和“绅士”的美。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