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阙杨娜) 昨日,记者从晋江生态环境局了解到,该局综合执法大队磁灶中队利用烟气自动监控数据查处了我省首起大气污染物超总量排放案件。
事情还得从8月1日说起。当日,泉州市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智能化管理系统排污许可总量预警模块显示:晋江某陶瓷有限公司废气污染物排放量已超过排污许可全年指标,涉嫌超总量排放。
接到预警后,晋江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磁灶中队立即对该公司的各项环保手续包括环评、验收报告及排污许可证进行摸排调查,并对该公司进行现场检查。
“我们通过泉州市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智能化管理系统,对该公司生产项目自2021年1月1日至8月1日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进行核算,颗粒物年度已使用量为947.051kg、氮氧化物年度已使用量为5830.698kg、二氧化硫年度已使用量为1316.562kg。”磁灶中队负责人洪文英介绍,该公司生产项目大气污染物为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排放量均超过排污许可证大气排放总许可量,涉嫌违反《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
对此,晋江生态环境局依据《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一项和《福建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规则和基准(试行)》规定,责令该公司停产整治并处206700元的罚款。
据悉,今年初以来,磁灶中队先后办理了5起非现场执法案件,其中2起利用烟气自动监控查处的超标排放案件,成为近期生态环境部通报表扬的非现场执法典型案例。
下一步,磁灶中队将进一步发挥自动监控“哨兵”作用,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超标排污、超总量排污、自动监控设施不正常运行、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及数据弄虚作假等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