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01b版:菲律宾版 上一版   
上一篇

连续作战 全力以赴

——来自晋江一线战疫的写真

志愿者搀扶老人去做核酸采样。

本报记者 许春 蔡培仁 林伊婷 赖自煌 王诗伟 施蓉蓉 曾舟萍 黄伟强

10小时完成大规模核酸检测采样、昼夜不停连续战疫18天、中秋节星夜奋战……自9月10日省内疫情暴发以来,围绕疫情防控重点,晋江市、镇、村三级与时间赛跑,雷厉风行实施最严措施,又一次筑起疫情防控最强屏障。

连日来,在晋江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与周密部署下,晋江广大基层一线防疫人员闻令而动,奔忙在防疫各战线。从校园到企业,从城镇到农村,从筛查每一个数据到大规模核酸检测采样,大家众志成城,迅速织牢织密各级疫情防控网,展现了晋江基层强大的抗疫行动力和战疫必胜心。

一声令下

20个街镇紧急行动

发生在中秋前一周的这场疫情,来得有点突然。

“请辖区群众非必要暂不前往疫情发生地,近14天内有到过仙游的,请及时向村、社区上报。”10日晚7时30分许,西滨镇村广播、微信群紧急播报。

就在10分钟前,接到防疫报告后,西滨镇疫情防控指挥部“一办、三专班、十三个专项组”立即响应,镇村“5级防控网”分工协作,迅速开展摸排。至当晚11时,西滨镇摸排出仙游县枫亭镇返晋入西滨人员7人,并第一时间送至晋江市健康中心集中健康观察。

也许,在外人看来,10日晚并没什么特别之处;而战疫的号角,已在晋江20个镇街(经济开发区)全面吹响。

“责任要扛起来,人员要找出来,措施要跟上来,督导要动起来。”11日,英林镇疫情防控阻击战正式打响。在各村、各镇直单位实行疫情管控各项措施的同时,英林镇防控办第一时间分解上级下发的大数据,依托“大数据+网格化”的模式,通过电话、入户等方式迅速进行摸排。全面消杀、单人单间、生活用品配齐……当晚7时,在英林镇健康管理中心,中高风险地区返晋人员陆续入住。当晚,永和镇也启用健康管理中心,并连夜暗访检查辖区商超、KTV、酒店等公共场所,要求严格落实戴口罩、“一米线”、“三码联查”等防疫要求。

12日上午,梅岭街道57个物业小区全部实行封闭管理,所有进出人员均“三码联查”。当天,梧林传统村落紧急“叫停”脱口秀节目,并宣布取消系列中秋节展演活动和国庆博饼活动等。

疫情发生后,磁灶镇快速成立26个疫情防控一线临时党组织,26名党员领导干部下沉一线兼任临时党支部第一书记或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在临时党支部的带动下,1250名党员干部主动投身疫情防控工作,把“堡垒”驻在疫情防控最前方。

巡逻车发布疫情防控须知、各企业把好“入门”关、做足健康观察点后勤保障……12日,开发区各工作组深入各园(片)区进行督查、检查,指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特别是做好厂区、食堂、宿舍的环境消杀及设置好安全距离等。

请帖已发出,酒席也订好,但为了配合疫情防控要求,13日晚,东石镇平坑村村民陈诗劲女儿的返亲宴紧急“刹车”。

在东石萧下村,筹备多时的移风易俗篮球赛、中秋敬老博饼活动,也按下了“暂停”键。筹办篮球赛的24万余元(人民币,下同)捐款,一笔笔原路退还。负责筹办活动的萧下青年中心,在做好善后事宜的同时,积极组建防疫青年“突击队”,转战疫情防控。

一场由市到镇、由镇到村、由村到户、从户到人的疫情防控攻坚战,迅速打响。

一往无前

星夜兼程与时间赛跑

数据排查、核酸采样、落实防疫措施……战疫一开始,基层防疫人员就展开了与时间的赛跑。

每天工作18个小时以上,这是晋江市医院梅岭院区一支16人核酸采样队近阶段以来每天的工作时长。从12日开始,这支采样队奔赴在辖区各核酸采样点,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奋战在一线。

连夜搭建核酸检测设施设备、顶着烈日开展采样工作、白天测不完晚上接着“奋战”……在企业密集的经济开发区,核酸采样工作在五里园4个片区及安东园、新塘园、食品园、时尚园全面铺开。

“藿香正气水在哪里?有人中暑了!”17日,临近中午时分,一名在高温下持续工作近4个小时的开发区工作人员出现头晕、眼花等症状,脸色煞白。原来,为了避免在核酸采样期间上洗手间,他早餐只吃了一片面包,没敢喝水。

“我们少休息一会儿,群众就能少等候一点、早回家一点。”来自江西景德镇的龙军军是内坑镇卫生院一名外科主治医生,连续多小时采样,他的双手已被汗水泡得发白。

战疫中,核酸检测是一场硬仗。从部署到准备,从通知到现场,从白天到黑夜,连续作战,不停不休,最能体现晋江基层的抗疫力量。

这力量,来自紧张有序、全速推进的周密部署。19日晚11时,内坑镇政府大楼灯火通明,一场核酸检测部署会正在召开。会议不长,十几分钟过后,内坑镇全体人员、各村村干部,以及晋江市直派驻内坑支援一线抗疫人员,迅速奔赴各自岗位,全镇31个核酸采样点准备工作紧张而有序地展开。

“古盈村采样点准备就绪”“埔锦村采样点准备就绪”“埭头、前港采样点准备就绪”……20日,龙湖镇疫情防控工作微信群里的接龙此起彼伏。全镇开设 35 个采样点,镇村工作人员、志愿者队伍坚守防疫一线,为核酸采样做好服务和保障。而在“幕后”,镇主要领导干部时刻关注着各采样点的情况,及时分流人员、调配人手,统筹协调,加快采样工作推进。

这力量,来自一线党旗飘扬、斗志昂扬的执着坚守。20日晚11时许,安海镇 45 个核酸检测采样点现场,医护人员、党员干部、警务人员、志愿者坚守岗位,每个采样点都有一面党旗迎风飘扬。安海镇疫情防控一线成立的临时党组织,成为抗疫的主心骨。

这力量,来自基层干部群众的挥汗如雨和披星戴月。从黎明到白昼、从下午至深夜,20日,新塘街道12个采样点、59个采样台“火力全开”、连轴“作战”,并为行动不便的村民、老人提供核酸采样“上门服务”。金井镇塘东村锦东华侨学校体育馆核酸检测点,为老人和儿童特别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犹难忘,战疫时刻的中秋夜,在基层一线,守护平安代替了过节团圆。

电梯按钮、开关、床铺、马桶……中秋当晚8时20分许,在陈埭镇集中医学观察点,28岁的李磊正扛着消毒器具忙着消毒。当天,这个观察点又有20多个人解除健康观察。为了尽快把房间腾出来,李磊和同事们连夜开展消杀工作。

在梅岭街道中奥名雅居小区门岗,湖北籍保安袁季红继续坚守在小区的疫情排查岗上,这已是他连续10天坚守在小区防疫一线的岗位上。

“中秋节快乐!晋江加油!”在东石镇梅峰村党群服务中心,5 名大学生志愿者在忙碌中录下了满满祝福的短视频。

“海滩上有人,快广播让他们上来。”在金井围头村,村支书、村主任洪水平在公共视频室看到月亮湾沙滩上有模糊的人影,立即组织人员对其进行劝离。

舍小家为大家,在基层一线,一个个平凡的战“疫”者,以个人的坚守,汇聚群体的力量,守护家园的平安。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基层一线干部群众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为的是跑赢时间,早一刻筑牢疫情防线。

万众一心

一次全员参与的战斗

15日深夜,西园街道小桥社区的党员林丽芬仍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忙着摸排大数据、统计核酸码。这段时间,她白天忙工作,晚上下班后则穿上“红马甲”来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17日下午4时许,天气仍然炎热。青阳街道阳光社区阳光广场采样点,入口处,青阳派出所民警正在维护现场秩序;广场上,身穿“红马甲”的阳光社区党员义工忙着搬运冰块,为现场采样人员送清凉;通道上,爱心志愿者为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服务……

这是疫情防控中最常见的一幕。疫情面前,没有局外人。无论是防疫一线,还是后勤保障,随处可见“医护白”“制服蓝”“志愿红”们,冲锋在前,默默奉献,在疫情防控一线挥洒汗水。

“你们辛苦了,现在把现场交给我们吧。”18日傍晚,磁灶镇天工陶瓷城核酸检测点,三吴村主干带着核酸采样服务专班,与率先来到现场服务的新垵村服务专班人员进行交接班。

在三尺讲台前,他们是园丁;在疫情防控一线,他们也是“战士”。面对突然来袭的疫情,池店镇35所小学、幼儿园的700多名教育工作人员主动请缨参加志愿服务,支援池店25个村(社区)和3大市场的核酸检测工作。

与此同时,在陈埭镇,工青妇齐上阵,成为战疫一线一道道靓丽风景;在紫帽镇,一支由镇年轻干部组成的镇级登记小组亮相重点人群新一轮核酸检测现场,坚守在抗疫一线;在罗山街道,数百青年报名参与志愿服务,来自各方块的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快速集结完毕,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抗击疫情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希望大家共同携手,为晋江防控疫情多贡献一分力量。”在深沪镇后山社区核酸采样点,党员志愿者、巾帼志愿者、青年志愿者、老年志愿者都来到现场“护航”,82 岁的老人协会会长陈兰志也加入志愿大军。

防疫一线人员的用心付出和辛劳工作,群众看在眼里、疼在心中,他们用行动与爱心给予支持。

记者探访各核酸采样点看到,检测现场秩序井然、市民积极配合是普遍现象。今年已80多岁高龄的灵源街道灵水社区居民吴老伯在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前往采样。“我年纪大了出门不便,社区设立临时采样点真的很方便。”吴老伯对于现场的秩序频频点赞。

疫情牵动人心,越到危难时刻,越显责任担当。晋江众多爱心人士和企业,纷纷自发向防疫一线捐赠防护和慰问物资,以实际行动助力基层疫情防控工作,为一线防疫人员加油鼓劲。

“很多热心群众送东西来,坚持不留名,说只是向奋战在一线的防疫人员表示感谢,这让我们非常感动。”在安海镇的核酸采样点,工作人员动情地说。

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正是有了社会各界的全力配合与鼎力支持,汇成了晋江疫情防控的强大合力,在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战疫时,晋江才能上下一心,充分展现城市温度和形象,共同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战。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