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春
对接医疗废物转运,培训穿脱防护用品,参加核酸检测采样……连日来,因身体原因刚从健康观察点医疗组的岗位上“换下来”的柯遵慰,又投入到战疫一线。1995年出生的他,是一名能吃苦有担当有冲劲的党员。昨日,记者采访了这位抗疫“战士”。
“特殊的生日,采了2000份核酸。祝自己生日快乐。”23日晚7点25分,在忙完了当天的核酸采样任务后,被汗水湿透衣裳的柯遵慰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此时,同事们才知道原来当天是他的生日。
那天,从下午3点一直到晚上7点多,柯遵慰连续4个多小时坚守在采样台,其间滴水未进。“我们这组除了我,其他都是女同事,能休息的时候,当然要让她们先休息。”柯遵慰笑着说,他不仅是党员,也是当日开发区新塘园采样点医护组的组长,更要做好带头和表率。
完成采样任务后,疲惫的柯遵慰没什么胃口,只喝了一些汤水,随后又回到开发区院区,开始忙着对接医疗废物转运等事宜。“当天,我本来和家人定好了下班后一起吃饭过生日,但防疫工作任务安排下来了,我们就必须上。”柯遵慰说。
在开发区院区作为居家隔离观察人员就医的定点医院的筹备过程中,柯遵慰是预防院感的重要筹备人员。原来,今年1月,柯遵慰开始在晋江市健康观察点的医疗组“驻守”。做好入住人员的健康观测、场地的消杀、医废的转运对接……密不透风的白色防护服,他一穿就是8个多月,对于如何做好院感预防有了丰富的经验。
9月初,因为身体原因,柯遵慰申请从观察点医疗组暂退下来,调养一阵。“没想到一调回院区,疫情又暴发,我们又忙开了。”柯遵慰说,“守护好防疫一线,就是我们医护人员的使命,谁让咱们选择了白大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