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施蓉蓉
“爸,生日快乐!”“爷爷,生日快乐!”一声声质朴而又真诚的生日祝福,一碗传统的闽南生日面线,是晋江龙湖石厦村施文炭老人最好的生日礼物。
21日是中秋节,也是施文炭70岁的生日。人生七十古来稀,早在数月前,子女们已忙着筹备父亲的七十大寿,要热热闹闹地为父亲庆生。酒店预订了,请柬印好了,还决定借父亲生日向晋江市慈善总会捐款100万元(人民币,下同)。然而,中秋节前的半个月,疫情突如其来,形势变得严峻。
看着身边为防控疫情日夜忙碌的医护人员、工作人员,听着耳边循环播放的疫情防控广播,施自然四兄妹和父母商议后,一致决定响应政府防控疫情的号召——不办生日宴。
“非常时期,作为党员,更应该遵守疫情防控的相关规定。”施自然说,当疫情发生后,父亲其实也一直在想这件事,觉得还是不办比较好。
生日宴不办了,公益慈善不停步。除了向晋江市慈善总会捐款100万元,施文炭一家还决定将取消宴席省下来的钱捐给石厦村、施氏宗亲会等各单位,助力慈善敬老等事业及疫情防控工作,共计21万元。
记者了解到,年轻时,施文炭一直在矿山上打石头,经历过贫苦的岁月,直至现在,仍一直保持着勤俭朴素的生活习惯。“父亲舍得花钱的地方不多,但是做公益他从来都是毫不犹豫的,很热心。”施自然说,当年他和弟弟施金专,一个19岁,一个17岁,拿着父亲从亲戚家借的5万元,在石狮开店做生意。父亲千叮咛万嘱咐只有一句话:“做人一定要脚踏实地,做生意一定要讲诚信。”
1997年,从一间店面开始,施自然和施金专秉承着做实业的初心,不断发展壮大,并于1999年创办了自然化纤。
从青年创业者成长为一名党员企业家,并担任晋江市党员互助协会副理事长,施自然说,这离不开父亲的言传身教,而这种勤劳诚信、热心公益的精神已成为家风,影响着他们四兄妹。作为一名党员,施自然热心家乡公益。据悉,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捐资。今年7月,施自然就向晋江市慈善总会捐了100万元,并定向捐赠10万元给晋江市党员互助协会。
“父亲常常鼓励我们,企业发展的同时,也要在社会上要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回报社会。”施自然说,这次不办生日宴做公益,父亲觉得,这就是最好的生日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