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b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消费多元化倒逼食企创新加速

久久王电商团队正在进行店铺直播。 本报记者 董严军 摄

本报记者 刘宁

随着达利、亲亲、久久王等企业相继公布“成绩单”,闽南上市食品公司上半年业绩已披露完毕;而在外围,农夫山泉、康师傅、统一等企业中期业绩也纷纷出炉……大部分企业业绩同比去年都取得了增长。然而,对比2019年同期数据,有的企业实现了高质量增长,有的企业则更多是受益于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而实现的恢复性增长。

不难发现,除了防疫措施及管控得当、国内经济强劲复苏等社会因素促使食品消费向好,健康、营养的食品也比以往更受食品企业及消费者关注。同时,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也促使品类多元化与渠道分化更明显,许多表现良好的企业都提到了产品正从单一品类向多元品类渗透,渠道结构也正处于变革期,企业也加快了针对内部管理与外部市场的创新节奏。

产品品类更多元

在闽南上市食品公司的中期业绩中,达利食品表现最为抢眼,其上半年整体销售额达112.87亿元,同比增长11.1%,创半年历史新高;毛利43.25亿元,同比增长6.4%;纯利20.13亿元,同比增长7.3%。

对于业绩得以长足、稳健的发展,达利食品将其归功于自身强大的市场洞察力和行业前瞻性,成功布局多个高增长产业,是行业内少有的多品牌、多品类运营的龙头企业。也是得益于前瞻性布局,达利食品的短保面包、植物蛋白及功能饮料均已确立行业领先地位。

无疑,在消费市场日益多元化的当下,丰富产品品类及优化产品组合已经成为龙头企业增长的主要发力点之一。

以农夫山泉为例,仅是瓶装水这一品类,从高端玻璃瓶矿泉水到 “含锂型天然矿泉水”,再到今年聚焦大包装水,推出泡茶武夷山泉水等新品。在不断丰富饮用水产品线的同时,其产品组合正陆续切入母婴、后厨、会议、中老年等细分领域,寻求市场增量。

再看本土企业亲亲食品,原本以虾条和果冻为主打品类的它,除了稳定虾条等海鲜类膨化食品的市场地位,更发力鸡味块、亲亲圈、洋葱圈、薯片等新品类膨化产品的推广。而果冻品类也切入各个细分市场,分别推出针对年轻女性和儿童市场的产品。此外,其透露,将进一步开发及研究麻糖及米酒产品,以打造健康、多元的米酒产品与文化品牌为目标,拓展零食米酒和米酒饮品。下半年,企业还将继续研发糖果、朱古力、饼干及烘焙等新零食产品。

而在深耕单一品类的上市企业业绩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企业受困于单一产品增长乏力,且依赖程度较高。从中短期看,大单品销售策略有助于企业树立品牌形象,快速拓展新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但是,从长期看,如消费者偏好、市场竞争环境等市场因素发生重大变化,又会对企业的经营业绩产生较大影响。特别是在疫情背景下,销售渠道和消费场景的单一性,也对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提出了考验。

正如达利食品在报告中所分析的,多元化需求促进品类和渠道分化,推动企业从单一品类向多元品类渗透,从单一渠道到多元渠道拓展,加速行业升级和集中度提高。龙头企业在产品研发、品牌推广、渠道覆盖、客户开拓等方面的优势愈发凸显,消费品行业的迭代进化和强者恒强的趋势将更加明确。

顺应健康大趋势育新品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催化下,原本就已经拥挤的健康概念食品赛道更迎来了一波高峰。多家企业在业绩报告中指出,消费者对健康、品质食品的需求更加旺盛。

正如达利食品方面所提出的,“在消费领域,对于食品品质、健康和营养的追求已成为常态,能提供高品质和具备强大品牌形象的企业将获取更高的市场份额。”

以饮料行业为例,“无糖”“零脂肪”等概念已成为大势所趋。

就此,达利食品也针对年轻消费群体对健康气泡饮料的需求推出气泡水,挖掘增量市场空间。而在产品升级方面,企业顺应无糖化趋势推出无糖凉茶,满足消费者对凉茶的新需求。

而在闽南外围,康师傅和统一两大龙头饮料企业顺应无糖化大趋势,推出茶饮料新品,并加紧培育新的饮品场景和饮用理由,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一度被人戏称为“一款不赚钱,但一直没有被砍掉的超前意识的产品”——农夫山泉旗下的无糖茶“东方树叶”更是迎来全面爆发期,从电商前台gmv数据看,同比增长134%。

根据Frost&Sullivan统计数据,在我国茶饮料市场中,无糖茶饮料的市场份额呈现明显的占比增加的趋势,我国无糖茶饮料市场占比从2014年的1.53%增长到2019年的5.21%,预计到2024年,我国无糖茶饮料的市场占比将增长到12.29%。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东方树叶新增的消费群体几乎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这也可以窥见新一代消费群体对于健康概念食品的青睐。

“无糖”的风在饮料领域刮得尤其猛烈,而对于其他品类来说,大健康也是大势所趋。

安记食品就在中期业绩报告中透露,企业除了生产、销售调味产品,自2018年开始通过OEM方式生产大健康食品,包括益生菌饮品、营养补充剂、功能性固体饮料等。而久久王也在食交会上推出高果汁含量的趣味软糖产品,以及添加了叶黄素酯、胶原蛋白肽等元素的咀嚼片……

可以预见,现在消费者不仅要“好吃”,更要“吃好”。零食新品的培育不仅要照顾消费者挑剔的味蕾,还要关注他们的健康需求,对已有产品进行升级,培育出更多符合他们要求的新品。

紧跟渠道结构变革方向

在梳理食品企业披露的中期业绩公告中,可以看到当下食品市场渠道结构正发生了改变,商超渠道呈现出乏力姿态,而新零售渠道、线上线下协同发展模式等层面则表现出了更大的活力。

如盐津铺子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62.59%,增收不增利。此前,盐津铺子便在业绩预告中表示,公司低估了社区团购等新零售渠道对传统商超渠道的影响,2021年上半年在商超渠道人员推广、促销推广等相关市场费用投入过多(有冗余),但商超渠道销售收入增长及渠道业绩未达预期。而洽洽食品也提到,2021年Q2营收和净利润承压,并推测是受商超人流量下滑,以及社区团购对一线品牌的展示不足、给小品牌更多露脸机会的影响。

不可否认,当前消费市场所呈现的多元化需求不仅推动了产品品类的丰富,更加速了渠道分化。不少企业在中期业绩报告中指出,在新冠疫情持续影响下,消费习惯和消费场景发生了快速迭变,新零售、电商消费渠道占社会零售的比重加速提升。这也加速了企业的全渠道布局。

达利食品指出,企业市场趋势不断强化渠道优势,通过渠道质量提升,以及新兴渠道拓宽,全面提升渠道效率。

以渠道拓宽为例,达利食品通过产品、团队和渠道的合理匹配,对传统渠道深度精耕,制定精准的销售计划,行业领先优势得到巩固;在现代渠道增加门店覆盖和高端产品推广,渗透度进一步提升;在新兴渠道开发新平台,强化资源投放,抖音、快手完成初步体系化建设,通过结合自播与代播模式,快速扩大直播销售,整体电商销售实现高速增长。此外,在社区团购层面采取精细化管理,通过产品精准匹配提高复购率,平台销售规模快速扩大。

而亲亲食品则坦陈,加大电商渠道的投入是导致其纯利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表示,由于电商渠道销售的产品促销力度较大,以及渠道费用支出(包括已在总收益中扣除之批量折扣、免费赠品以及应付在线平台之其他开支),导致了净售价较低及电商业务的分销费用较高,继而导致电商业务有所亏损。

亲亲食品方面表示,集团将继续积极与阿里、京东、拼多多等新零售商开展合作,发力新零售渠道。其相信,该部分投入可进一步实现该业务的增长,并为集团带来未来的盈利。

而安记食品方面也指出,由于居民消费意愿持续下降和社区团购业务等多种因素影响,实体零售业客流减少,使公司商超渠道产品业绩同比下滑。

在布局新零售之余,线上线下的协同发展也是当下渠道变革中的重要改变之一。

以蒙牛和伊利两家龙头为例,二者正加速推进线上及线下模式的协同发展,进而深化其全渠道战略布局,有效提升渠道产出效率。

报告期内,伊利拥有经销商13999家,同比去年增加了1209家。伊利股份在继续深化原有渠道优势的同时,加速渠道数字化布局,构建出更高效、便捷的消费者链接、运营、消费平台,进一步优化了伊利的渠道结构。凯度调研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伊利常温液态类乳品的市场渗透率为85.7%,电商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21.8%。

而蒙牛上半年在常温液态奶带动下,各个线下渠道销量均保持增长,其中便利店和食品杂货店更录得双位数提升。尤其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家消费,线上到线下(O2O)到家业务渠道呈现快速增长。

有业内人士分析,在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下,消费市场多元化趋势明显,作为食品企业,更要盯紧风向,在产品、渠道、管理等各方面进行相应的改变,以期稳固市场地位,获得新的增量市场。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