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林伊婷) 近日,晋江市灵源街道英塘社区居民翁老伯只要一有空,就会接上水管,给家门口新铺好的水泥路洒水养护。
“过去,整条路是沙土路,很难走。这次大伙一起出钱铺路,路好走了,人人都很欢喜。”说起眼前这条平整干净的水泥路,翁老伯脸上洋溢着笑容。
据了解,翁老伯家门口的这段路地处灵石路旁,道路长80米,是周边10多户居民出行的必经之路。此前,该道路为砂土摊铺的便道,道路坑坑洼洼,而且一下雨,就会出现积水漫灌至家中的情况。
“过去的路,骑车是摇摇摆摆,走路是硌脚,有时候走急了还容易崴脚,非常危险。特别是到了晚上,大家就不太敢出门,都盼着路能快点修好。”家住该道路旁的居民许阿姨介绍,此前,邻居们虽对该路改造有呼声,但始终缺少具体“组织者”。而此次正是因为有了社区干部的参与推动,才让道路建设得以快速落实。
记者了解到,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灵源街道结合“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基层调研工作,倾听民声。在得知该道路沿线群众对道路改造的呼声后,英塘社区干部主动担责,就道路改造积极入户了解民意。很快,该道路沿线群众便达成共识,以筹款的方式,共同出资对道路进行硬化。据悉,该道路硬化面积约400平方米,共有12户居民参与筹款,总计投入58000元。
“从动工到完成也就四五天时间,效率很高。现在路好走了,感觉邻里关系也更近了。”翁先生说,如今,每到傍晚,邻居都会走出家门到道路上散散步,大家彼此问候,闲话家常,很是惬意。
“道路改造提升项目既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下一步,灵源街道也将继续把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具体问题相结合,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灵源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