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起,孩子们将返回幼儿园,开启新一学年的校园生活。相信,不少家长都长舒了一口气,可以暂别“鸡飞狗跳”的生活模式了。然而,来自池店镇海丝幼儿园的郭可欣妈妈黄安娜就和孩子们度过了一个平和又温馨的假期生活。用她的话来说就是,他们有各自的空间,却又密不可分。具体怎么做呢?一起来看看她的育儿秘诀。
拒绝说教式育儿 让孩子参与到生活中
在假期里,和孩子相处的时间也多了起来。亲子关系变得紧张或是升温,有时候就看家长处理事情的态度。“放假在家的这段时间里,我对孩子不会过分地强调她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更多的是让她参与到生活中来。比如,我在拖地前她正在玩玩具,但是她的注意力被我吸引过来了,还想抢拖把当玩具。”黄安娜说道,这个时候,她会有两种做法:帮孩子把拖把拧好,让孩子随意发挥,然后自己继续做其他卫生。或是,给孩子一块毛巾拧干水分,让其帮忙擦桌子、门或玻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黄安娜说道,除了大家认知的玩具外,她认为拖把、抹布也可以是孩子的玩具。当孩子们觉得可以“把玩”大人的“玩具”时,他们更有一份成就感。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彩虹屁不能断:“哇,可欣擦玻璃还懂得哈气,这样擦起来真干净,你看玻璃亮闪闪的!”“可欣今天好棒,除了拖大厅的地板外,厨房的地板也有拖到。”“可欣这次有陪妈妈一起打扫卫生到最后,让妈妈轻松好多,你看我们速度变快了。”
“给孩子一次分担家务的机会,尽管她可能不是做得特别到位,但这个时候我总能看到一个傲娇的可欣,她的小表情仿佛在告诉大家:‘我很厉害,妈妈能做的事情我也能做到。’‘我很厉害,我能够帮忙,这样妈妈才不会累。’”黄安娜说道,相比直接告诉孩子坐在沙发上别动或是去玩自己的,这样做对于增进亲子关系,或让孩子在生活中有所实践和收获,更有帮助。
换种态度相处,换种语气说话,可能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对于“争宠夺爱”的二胎生活,黄安娜也在和孩子们斗智斗勇中,摸索出了让孩子们和平共处的办法。
“两个孩子争吵的时候,经常听到很多人会说:‘可欣,你是姐姐,你长大了,要让着妹妹。’但是我和孩子爸爸很反对这样的说辞,如果姐姐不想给妹妹玩自己的玩具,我们会让姐姐用其他玩具分散妹妹的注意力,或是采取所有物的原则,分清楚两个人的玩具,如果要玩对方的玩具就要交换。”黄安娜说道,这样做是因为不想让姐姐觉得妹妹的出现会分走她的玩具,分走她的爸爸妈妈,分走她现在拥有的一切。而是让她感受到妹妹的存在,虽然会分走爸爸妈妈的精力,但是不会分走爸爸妈妈对她的爱。
但黄安娜坦言,要从始至终地做到让老大接受老二,并认为他们都是爸爸妈妈的宝贝,这其实并不容易。“从一起感受胎动,到帮忙拿尿不湿、搅拌奶粉,姐姐虽然自己还是个宝宝,但照顾起人来可一点都不含糊。现在妹妹两岁了在学说话、学刷牙、学穿鞋子,这些都有姐姐在一旁言传身教的影子。”黄安娜说道,平时,姐姐带起妹妹来也是一把好手。当她在家办公的时候,可欣会一秒开启小家长模式,陪妹妹玩耍,叫她掌握各种生活自理能力……慢慢地一代“妹控”诞生了。而妹妹,每天都乐呵呵地跟在姐姐后面做“复读机”,时不时用崇拜的小眼神夸一句:“姐姐,好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