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b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访谈录

科技赋能 以产强区 加速打造工业互联网园区

——访晋江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许国鑫

P8

本报记者 许春

日前,晋江市委报告提出,要坚持创新发展,构建全方位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突出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主阵地、主引擎作用。作为晋江民营企业聚集地、实体经济桥头堡,晋江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将如何担起这份任务和使命?昨日,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许国鑫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产业是晋江的立市之本,也是开发区的强区之基。以‘产’为核心,下一步开发区将重点借力科技创新,做强优势产业、培育高新产业,推动产业高新化、高端化、绿色化和企业数字化、智能化,为谱写‘晋江经验’新篇章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许国鑫说,当前,开发区各园区有入驻企业926家,规模以上企业214家,限额以上企业90家,上市及上市后备企业57家。

令人欣喜的是,近段时间,开发区高新产业领域硕果频传。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关于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的公示》中,泉州恒毅机械有限公司、福建华清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家企业上榜;在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公布的拟入围2021年福建省科技小巨人企业名单中,开发区佶龙机械、海纳机械、军鹏特种装备、婴舒宝、亲亲食品等20家企业跻身其中。

“这是开发区产业高新化、高端化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许国鑫表示,对标晋江市构建全方位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开发区将紧抓创新驱动这一“引擎”,加快工业互联网园区的打造。

日前,由开发区党政领导带队的各工作专班,就先后深度走访了园区鞋服纺织、纸制品、食品饮料、装备制造、高端印刷等优势产业的32家企业,摸清产业底数,倾听企业声音,谋求发展新机,特别是下大力气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未来3年,联合华为互联网平台,我们将梯次推动40家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造提升。”许国鑫说,目前,开发区已有17家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6家企业正在洽谈具体签约事宜,4家企业完成战略合作签约。

下一步,晋江经济开发区将以政策撬动、借智借力,助推企业提高含“新”量、含“金”量:一方面,加强与第三方专业机构引进合作,建设高水平科创平台,尤其是推动与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共建一批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技创新载体;另一方面,大力支持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建设市场化运作的新型研发机构、技术服务平台,以“项目+实效”为导向,推动研发机构和技术转移机构在开发区“落地生根”,让新科技、新技术就地转化为企业新的生产力,加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升级。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