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沈茜
按时足额交纳新农合、村卫生费等,主动打扫环境卫生、保持房前屋后洁净优美,学生获得奖学金……在晋江永和镇玉溪村,这些看起来平常的“小事”,都被纳入“积分制”进行管理。通过“小积分”,让村民和外来务工人员自觉参与乡村治理,为村庄发展做出贡献。
激发村民治理的“动力”
“老板,给我算一下需要兑换多少积分!”日前,村民王明爱来到玉溪村委会楼下的小卖部,只见她挑了6瓶饮料、一瓶酱油后,便兴奋地来到收银台。与往常不同的是,她不用“自掏腰包”,只需打开手机里的“乡村治理积分系统”,让店主扫描二维码即可。
玉溪村党支部书记王礼海介绍,去年12月,《玉溪村村民积分细则》正式实行,共17条加分项和1条扣分项,包括环境整治、好人好事、善行义举、家庭教育等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
说起村里的积分制,王明爱赞不绝口。她说,目前她的总积分已达到710分,先后兑换过洗衣粉、洗洁精等实用的生活用品。
“实施村民积分制以来,村里不仅卫生环境有了一定改善,村民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氛围也更加浓厚。”热情的王明爱还积极“怂恿”自己的爱人、邻居等一起参与进来,她说,希望大家都能积极参与村里的各项事务,为村庄发展出一份力。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村里的三处微景观等公共场所的绿化养护和卫生保洁也被一位热心村民所“承包”,根据积分细则,该村民每月可加2000分。“有了专人打理,不仅给村里解决了微景观建成后无人管养的难题,还激发了热心村民参与公益事业、推动乡村发展的积极性。”王礼海说。
凝聚外来人口的“密码”
“这盒马克笔还不错,我女儿爱画画,她应该会喜欢!”张泽缘是湖北黄冈人,来晋务工4年,当天也用积分兑换商品。
半年多前,玉溪村开始推行积分制,让张泽缘没想到的是,这个积分制不但没把他们外来人口给“落下”,还为他们“量身定制”了一份积分细则,结合外来租住人员实际,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虽然我们住的是出租房,但也要把环境搞好,住得才舒心,现在还能加分,我就更有动力了。”张泽缘说,目前总积分达650分,其中还有女儿的“功劳”,成绩优异,表现优秀,一次就能加100分。“她用成绩换来积分,我又用积分给她兑换文具当作奖励,这比自己掏钱买还有意义!”
有别于其他村的积分制,玉溪村专门为外来租住人员制定了一份积分细则。“由于我们村靠近石狮服装城,做电商的外来人员多,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还有待养成,这给乡村的治理带来一定难度。”玉溪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张淼鑫说,筹备积分制之初,村两委就充分考虑到这点,决定按照村庄实际,专门针对这部分人群制定积分细则,以带动和引导更多外来人员参与到村庄发展建设中。
实施该积分奖励办法以来,这个有着2000多名外来人口的村庄有了不小的变化,一些不文明现象明显减少,群众自觉投身到环境整治、庭院美化中,村居环境持续好转。
“积分制的推行,的确给村里增加了一股凝聚人心的力量,不仅让本地人对乡村治理有了更多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也让外地人更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希望在积分制的促进下,村民能在做好自己的事的同时,为村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张淼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