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b版:本地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弘扬社会正气 凝聚和谐能量

永和见义勇为工作考评居泉州第一

本报讯 (记者 王诗伟 通讯员 杨旭燕) 日前,泉州市见义勇为协会发布《关于全市见义勇为先进工作站评选结果的通报》,通报显示,晋江市永和见义勇为工作站的见义勇为工作成效显著,亮点多多,综合考评位居泉州市第一名。

昨日,记者从永和派出所了解到,近年来,永和见义勇为工作站通过健全工作机制,不断创新举措,打造晋江市第一支“见义勇为巾帼宣讲团”、第一座见义勇为主题公园,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凝聚了平安、文明、和谐的正能量。

据了解,永和见义勇为工作站自2014年成立以来,坚持把健全机制、奖励激励、队伍建设等基础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不断夯实见义勇为之基。在健全机制上,工作站制定了系列规章制度,明确由派出所教导员任站长的领导架构,配强工作专班,定期组织召开座谈会、业务培训会,提升见义勇为工作成效。工作站依托社区警务网格,成立9个见义勇为工作室。在奖励激励上,工作站联合永和镇政府,制定出台打击扭送违法犯罪奖励机制,对协助扭送犯罪分子等予以500元-1000元奖励,近3年来,累计252人次领取奖金12.6万元。在队伍建设上,工作站广纳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壮大志愿者服务队伍,发展志愿者2069人,注册率100%,其中,安保型志愿者172人,行业型志愿者1268人,服务型志愿者629人,组建了8支见义勇为志愿者服务队。

为培养“最高荣誉”意识,永和见义勇为工作站自成立以来,积极申报英雄义举,让见义勇为人员有“荣誉”、获“知晓”。截至目前,工作站共有见义勇为人员4名,有荣获国家级表彰的肖永纲,有荣获县级表彰的王诗苏、廖应义、许其排。

该工作站还通过完善机制,做实优抚关爱,展现出“最暖关怀”。工作站不定期组织走访慰问辖区见义勇为人员,截至目前,共走访慰问见义勇为人员26人次,发放慰问金6万余元。其中,得知有一名见义勇为人员存在生活条件艰苦的情况,工作站立即将其情况上报,引起各级见义勇为协会的高度重视,先后为其资助善款11万元,并助其购新房、搬新家。对于因病需要治疗的见义勇为人员,工作站也及时给予帮助,为其申请医疗补助,让英雄“不流泪、有保障”。

见义勇为工作站不仅弘扬社会正气,也汇聚了更多的善举能量。近年来,永和镇涌现出一批热心人士和组织,爱心企业家姚加文先生捐赠见义勇为基金100万元,永和商会出资30余万元用于改善安保型志愿者的工作环境,永和综治协会出资16.8万元用于表彰优秀志愿者,为见义勇为工作提供更坚实的保障,让见义勇为更有“底气”。

为了让见义勇为这个“最美文化”广为传播,永和工作站还打造了两个“第一” ,广泛宣扬见义勇为精神和事迹,发出好声音、传递正能量,有力推动了见义勇为工作蓬勃发展。

工作站成立了晋江市第一支“见义勇为巾帼宣讲团”。宣讲团由24名女性志愿者组成,她们利用9月1日“见义勇为宣传日”,并结合日常“五进”送平安、防诈骗宣传,每年组织开展大小宣传活动约40场,打通了见义勇为宣传“最后一公里”,将见义勇为精神送进千家万户。

工作站还首创晋江市第一座见义勇为主题公园,将见义勇为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安永和建设有机融合,营造了见义勇为的浓厚氛围。公园设有见义勇为文化长廊和文化广场。文化长廊以逐层递进、深入浅出的方式,为群众介绍了见义勇为是什么、怎么做,让人感知厝边的英雄模范事迹;文化广场建有图书馆、见义勇为“文化石”和“忠义墙”等,营造“倡善行、行义举、做奉献”的见义勇为文化气息,让群众在休闲娱乐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见义勇为精神的感染和熏陶。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