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瑞婷
晋江经济报:请问您是什么时候开始介入到泉州申遗的项目?
傅晶:我们团队2019年4月份正式接手泉州申遗文本工作,团队在世界遗产申报方面有比较多的实战经验,已成功负责过多项世遗项目的申报。
在申遗文本方面,我们遵循世界遗产评价的视角与体系开展研究。世界遗产体系本身有价值主题框架,申报的项目要被认可的话,需要证明该遗产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突出贡献。
申遗是一项复杂的庞大的工作任务,需要各界,包括政府、专业人士、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才可能成功。
晋江经济报:能介绍一下泉州此次申遗项目的名称是如何提炼的吗?
傅晶:泉州这次申遗的价值主题和名称很关键,是由国内外的专家、国家文物局、多方面专业力量共同研究,最后提炼出来的。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Quanzhou: Emporium of the World in Song–Yuan China)这个申遗主题跟国际接轨,从字面上看,英文名与中文名无法直接对应,但是英文名非常具有国际共识度,直接来源于国际专题研究的成果,不是我们自己新编的。因为宋元时期的泉州,在国外学术界一直都非常有名,很具有代表性。
晋江经济报:谈谈作为泉州人参与申遗工作的一些感受?
傅晶:我本身是泉州人,非常荣幸能参与泉州申遗项目,为家乡做贡献。我从小就在泉州古城长大,对泉州有很深的感情。
此次申报成功的泉州遗产是指宋元泉州整体的区域一体化空间-社会-经济系统,22个遗产点是能够共同证明这个系统的代表性史迹,它们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是整个宋元泉州世界遗产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今天我们能申遗成功,是因为千年前我们的祖先的杰出发展智慧所创造出来的宋元泉州的繁荣,当时的古迹保留至今,我们的重要责任是要去认知与传承,作为泉州人要共同去守护这个遗产,让他们世代传承下去。
人物名片:傅晶,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所长、“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遗文本技术团队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