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b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晋江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让企业安心创业放心发展

本报记者 柯国笠

国际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中小企业研发人才难招,一线用工面临短缺……近日,晋江市部署开展“我为企业解难题”再落实活动,短短几天,各街镇、部门深入走访,征集到不少“企业难题”。

“目前已经着手推进问题征集、梳理工作,直面每个问题,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晋江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企业真心点题,政府诚心答题。这是晋江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

从办好“一件事”,到办好每件事,再到办好更多事,晋江不断出实招、出硬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更深层次改革。

办好“一件事”

如何办好“一件事”是晋江市集成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

晋江市提升营商环境工作推进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一件事”是指“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即企业、市民经常办、高频率办的相关事项实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口受理、一网办理、一件一评、一体管理”。

二手房交易24小时就可以办结?来自南安的“新晋江人”苏伟聪感受到了晋江“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的高度便利性。

去年,苏伟聪在晋江买了一套二手房。“以前听说,走二手房交易流程很慢。”苏伟聪告诉记者,“没想到现在效率这么高,我在窗口花了十几分钟就办完所有手续。窗口也承诺24小时办结,而且跑一趟就够。现在还可以网上交税,交完税我就可以直接过来领证。”

“二手房交易在晋江市行政服务中心的统一协调,住建、税务、不动产等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下,通过网上系统实现同步办件、联合受理,由原来的3个工作日提升为24小时办结。”晋江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副主任李振声告诉记者。

据悉,晋江目前已根据“民生一件事”“企业一件事”“基建一件事”三个模块,推出130多个事项纳入“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按照不同的主题把百姓和企业办得多、频次高的‘一件事’,整合形成套餐,群众顺着‘套餐’来,可以更方便办理。”晋江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副主任杨志勇介绍。

今年以来,“一件事”事项的总办件量已超7000件,减少办理环节63个,有效地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性。

办好每件事

荣膺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示范市,城市投资潜力、营商环境跃居全国县域第二……晋江以优良营商环境护航高质量发展。

今年4月,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市场准入效能评估报告(福建版)》中,晋江市以86.33的总体指数位居全省4个国家市场准入效能评估试点地区首位,审批效能度指数87.03、壁垒破除度指数75.00、准入保障度指数100.00等三个分项指标,均位列第一,表现亮眼。

长期以来,投标单位需要缴纳大量的投标保证金参与投标,这给企业造成沉重的资金压力。去年,晋江启用投标电子保函,以保函形式代替现金保证金,取消收取政府采购投标保证金,鼓励采购人可视投标人信用情况免收或降低履约保证金的收取比例。

今年年初,在晋江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的福大晋江科教园区一期项目教学楼及配套服务工程-配套生活区3#、5#宿舍楼项目的投标过程中,有777个投标企业选择电子保函。

“以往投标这个项目,我们要缴纳80万元的保证金,这次使用电子保函系统,只需缴纳1200元手续费就能参与投标。”福建中建正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陈先生说。

减免投标履约保证金,只是晋江市助推企业发展效率的缩影。晋江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一方面在企业进入市场的前端做好服务,帮助企业尽快落地、赢得先机;另一方面在服务企业用电用气、项目落地、‘工改工’、土地厂房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提速、提质、提效,进一步加速市场资源要素的流动。”

(下转4版)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