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诗怡) 昨日,2021年泉州市少年儿童摔跤锦标赛暨晋江2020世中运测试赛在泉州五中桥南校区体育馆顺利落下帷幕。当天女子组决出的10枚金牌中,南安代表队获得7枚,晋江、安溪和德化代表队各得1枚。
在女子甲组51公斤级的比赛中,作为全国冠军,南安选手肖锦凤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经过较量,实力明显更胜一筹的她连赢两名对手,不负众望拿到冠军。“这是我第一次到晋江参加比赛,志愿者、食宿、场地各方面的服务都很到位,很高兴能够拿到金牌。”据悉,肖锦凤今年17岁,学习摔跤7年。她透露,以往自己都是参加53公斤级的比赛,这次降低了公斤级。赛前,为了把体重降下来,肖锦凤每次训练的强度都很大。
无独有偶。同样来自南安的陈灿柠也有出色发挥,在女子乙组60公斤级决赛中,她打败德化选手,拿下了摔跤生涯第一枚金牌。今年12岁的陈灿柠练习摔跤不到1年时间,但她已经深深喜欢上了这项运动,并为之努力。在赛场上,她总会主动出击,展现对胜利的渴望。“这可能和我平时都是和男队员一起训练有关,面对有挑战的对手,就会激发出我的热情。”
本次测试赛,晋江代表度共斩获2枚金牌,胡霖聪获得男子甲组55公斤级冠军,吴艳艳获得女子乙组52公斤级冠军。晋江少体校摔跤教练孙振宇表示,此次晋江代表队的选手都来自晋江少体校深沪中学柔道摔跤训练基地,选手们在场上不畏劲敌,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实现了赛前“积累比赛经验”的目标。“这次比赛机会难得,队员们不仅和来自泉州各地的运动员展开切戳,还感受到了高规格的比赛氛围,这对大家来说是宝贵的经验。”
世中运摔跤测试赛为期2天,共有来自晋江、鲤城、南安、德化、安溪5支代表队的118名运动员参与角逐。比赛下设男子甲组、女子甲组、男子乙组、女子乙组,共产生20枚金牌。比赛采用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最新《摔跤竞赛规则》,采用复活制。
花絮
教育改变晋江服务队 助力世中运测试赛
在世中运其他项目的测试赛中,志愿者往往由晋江和泉州本地学校的学生担任。与之不同的是,世中运摔跤测试赛的志愿者是一群来自全国各高校的晋江籍大学生,他们就是来自教育改变晋江服务队(以下简称教改)的志愿者。
连日来,在摔跤测试赛现场,总能看到来自晋江东石镇蔡旭伦忙碌的身影,他除了负责媒体接待工作,还肩负着管理志愿者团队的任务。据悉,蔡旭伦就读于盐城师范学院,是教改公益事业部的负责人。
蔡旭伦介绍,此次有来自教改的124名志愿者参与赛事服务,其中112名负责比赛场地的各项工作,另外12名志愿者作为接待人员,坚守选手下榻酒店。“这次参加的志愿者来自全国各高校,省内如福州大学、厦门大学、福师大等,省外有南京农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苏州大学、江苏大学,以及北京地区的高校等,还有个别是在国外读书的同学,大部分是大一、大二的学生。”
6月下旬,教改发起世中运志愿者招募活动,很快就引起身在全国各地的咱厝大学生的关注报名,“那时恰好临近期末,但大家的热情都很足,两三天时间名额就满了。”蔡旭伦透露,放假一回到家乡,大家就纷纷投入世中运志愿者工作。志愿者来自晋江各镇街,个别家住深沪的同学每天上午6点就要出发,甚至有的直接住在市区的旅馆,方便参与工作。据悉,在此前举行的世中运柔道测试赛中,就有30多名来自教改的志愿者参与其中。
来自晋江陈埭镇的丁培婷是南京农业大学大二学生,本次比赛,她主要负责把守生命通道。谈及报名这次活动的初衷,她说,世中运正式赛是在10月份,到时候她们在上课,没有机会返乡参与,所以想借着机会,弥补没能参加正式赛的遗憾。作为晋江人,她想为家乡的盛会尽一份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支队伍中,还有几位来自省内其他地方的志愿者。林昊琅是三明人,就读于宁夏大学。放暑假后,他回到家里休息了一两天,就风尘仆仆赶到晋江,白天参加志愿者工作,晚上就住在市区的旅馆。
“我是在一位福建学姐的推荐下了解到这次活动的。”林昊琅直言,虽然离家远,但对他而言,这是一次珍贵的成长机会,能够在省内担任国际比赛志愿者的机会难得。“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志愿者活动,在参与当中收获了许多全新的体验,也对世中运更加了解和期待。”
据悉,教育改变晋江服务队是晋江团市委青年志愿者协会旗下一支由晋江籍大学生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坚持“让爱传出去”的理念,通过公益教育的形式,帮助晋江青年成长。如今,教改有成员千余名,涵盖海内外高校学子,是福建本土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志愿者团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