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踏“要疯5.0”总决赛当日,晋江经济报记者对话安踏品牌篮球与跑步事业部总经理蔡之本。这位深耕行业多年的老“要疯”人,身着“要疯”元年的服装,深刻讲述“要疯”五年背后的故事与对中国篮球文化的深度思考。
晋江经济报:最开始做“要疯”的时候,有一个很清晰的想法和规划么?
蔡之本:我们在“要疯”上已经持续投入五年了。有些事情是你回过头看的时候,反而更清晰,但是最初开始在做的时候,并不一定看得特别清楚。我们在知道自己想要做,但是不知道具体怎么做的情况下,我们只坚持一件事,那就是为中国这片土地上热爱打球的人做些事情。我们要做过去那么多品牌没办法做的,没有办法去做深层次沟通、交流的,给草根舞台、展示自己的事情。
晋江经济报:“要疯”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蔡之本:做篮球文化有一件蛮痛苦的事情是,很多人会觉得篮球文化是美国人发明的,但是我们忽略的一件事情是,中国参与篮球的人数早在10多年前就已经排在全球第二,而且在这两年应该已经成为首位。所以我们就可以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能不能有自己的篮球文化。这是“要疯”的初心和使命。
站在“要疯”五年的节点上,重新去看这个事情,我深刻觉得,我们坚持下来是对的。
“要疯”成为根植于这片土地上的篮球文化精神的代表性符号。安踏是生发于中国的品牌,我们有天然的使命感,将篮球热爱带到更多地方,挖掘更多草根球员。这些草根球员并不像明星球员那样遥不可及、高高在上,他们能带给Z世代的年轻人以正确积极的影响。
晋江经济报:安踏“要疯”已经举办五年,五年之后,“要疯”有没有达到最初的预期?比如带动货品的售卖增长,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层面。
蔡之本:从事业部角度而言,“要疯”不只是达到预期,而且是远远超过预期,无论是从生意的角度,或者是参与面、传播面。
我们也没想到“要疯”能够连续做五年,受到这么多人的欢迎。最开始没想过有人会穿“要疯”两个字在身上,普通人会觉得这人疯了。但是我们这系列T恤已经售出累计超过100万。这是我们当时没办法预想的。
我去南昌参加“要疯”城市站的活动,整个南昌的计程车司机都在问,今天那边在做什么,为什么整个南昌的大学生都挤到举办活动的那个地方去。
晋江经济报:如果把“要疯”放在中国篮球发展的大背景下,你觉得它有什么样的意义?
蔡之本:你看我身上穿的这件“要疯”元年的T恤已经洗了几百次了。我今天特别穿过来,就是觉得特别有意义。
如果可以,我们希望回看中国篮球发展史的时候,“要疯”会是其中不可忽略的一笔,而且它会这么写:“中国草根篮球中,2017年成长起来的安踏‘要疯’具有代表性,它办了5年、10年、20年、30年……”我们也希望一直办下去,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晋江经济报:安踏前几日在投资者日公布了品牌向上的相关规划,在品牌年轻化、品牌价值提升上也提出了一些具体路线。“要疯”在安踏品牌年轻化、品牌价值升级方面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蔡之本:篮球实际上就是面向年轻人最直接的运动,所以我们一直将“要疯”作为品牌年轻化、品牌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在挖掘年轻草根球员的时候也是如此,有些球员从原来的普通球员到导师球员就是一种成长,而今年,我们也看到很多新面孔,就是这种生生不息的新老交替和整个品牌价值,让“要疯”精神得到了延续和传承。
晋江经济报:“要疯”对于安踏篮球的经验,对其他品类有产生一定的影响或者参考意义么?
蔡之本:现在每个品牌都在想做,比如跑步要做跑步的“要疯”。但“要疯”是什么,从另一个层面来说,“要疯”是品牌与消费者沟通互动的一个平台,而每个运动都要找到一个与消费者接触互动的平台,而不是在具体形式上,方式方法还有很多可能性。要与消费者沟通,越有沟通,消费者才会越来越亲近,越来越信任你。我们谈DTC,对“要疯”而言,更多的是体验式的DTC。
晋江经济报:“要疯”举办五年以来,投入的成本、精力巨大,而且随着赛事规模的扩大,包括未来一些延伸及在篮球板块其他方面的推动,都要有更大的投入做支撑,对你们而言压力是不是很大?
蔡之本:对品牌而言,这个事情不是单纯看投入去衡量。“要疯”第一年的时候,公司并不确定这是一件正确的事情,但是愿意让我们去尝试,做了五年之后,公司上上下下对于“要疯”代表的意义都十分清楚且认可。而且,今年“要疯”总决赛,公司董事局主席也首次亲临现场,可以看见集团对于“要疯”的某种认可。
晋江经济报:安踏品牌提出的“爱运动,中国有安踏”这个口号,“要疯”如何诠释这一新品牌理念?
蔡之本:我觉得“要疯”更多地体现在“爱”这个字,激励那些热爱篮球的人。我们希望为这片土地上爱篮球的人做些什么,希望通过“要疯”让他们感受到安踏是和他们站在一起的,充分尊重并支持他们。
晋江经济报:在安踏品牌未来五年战略发布会中,篮球鞋作为重要品类,2025年的目标销量是1200万双,你如何看待这一目标?有什么样的实现路径?
蔡之本:在篮球品类上,一直都是国际品牌占据绝对市场,安踏作为一个中国品牌,我们希望通过科技创新、设计提升,中国消费者终有一天会认识到中国品牌在认认真真为国人打造适合自己的篮球鞋,打造中国自己的篮球文化和价值,成为他们在消费中的合理选择。卖出篮球鞋不是我们的初心,而是希望年轻人能够知道我们在做的事情是有意义和价值的。我们在做一个运动品牌真正该做的事情,至于结果,我相信会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