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b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帆船体验 拉网捞鱼

“海岛少年”感受东山特色文化

本报讯 (记者 欧阳霆) 阳光、海滩、帆船、海浪……昨日,海岛少年夏令营的营员们前往马銮湾,坐上帆船,开启乘风破浪之旅;在金銮湾,踏浪戏水,体验拉网捞鱼的渔夫生活。

迎着明媚的阳光,伴着阵阵的蝉鸣,营员们走进马銮湾的帆船基地。大家跟随讲解员的脚步,来到海洋系列科普长廊,可见墙上展出着鲍鱼、皮皮虾、青口贝等海鲜的介绍。当听到东山鲍鱼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时,小营员吴凯翔边看边咽口水说,“看得我都馋了”!

站在长廊远眺,海面宽阔,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当看到帆船驶过,不少人都惊呼起来,跃跃欲试。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营员们穿上救生衣,分组坐上帆船,一边乘风破浪,一边感受着灿烂的阳光和清爽的海风。大家注意到,一旁有不少帆板运动员正在训练。据了解,此基地已举办过多次国际性、全国性的帆船、帆板重大赛事,极大推动了国内帆船、帆板运动的普及和发展。“我们以后要多关注帆板运动!”营员们被运动员的魅力深深吸引住了。

当天的重头戏莫过于拉网捞鱼了。下午来到金銮湾,踩上细软的沙滩,看着海鸥轻轻地掠过,大家的心都跟着飞了起来。不远处,当地渔民正在拉山网。据说这是东山人独特的渔业劳作方式,有着千百年的历史。营员们看得心动不已,在教官的组织下,大家跟着渔民一起拉山网。

“一二三,拉!一二三,拉!”口号声中,营员们咬着牙,拼命拉着绳子。过了一会儿,渔网越来越近了,大家的劲儿越使越大。“收网!”当渔网上了沙滩,大家不停寻找鱼的身影。“呀!这里有螃蟹!还有小鱼!”等到渔民把捕捞到的海鲜装进筐里,大家一看,种类还挺多,有鱿鱼、巴浪鱼、虾、螃蟹等,最多的是小银鱼。“辛苦劳动后的收获就是不一样!”来自晋江实验小学的庄镇烨感慨这一天累并快乐着。

值得一提的是,游玩之余,当天,营员们还学习了应急救护知识,参加了沙雕比赛。

如果家长想让孩子也有这样全新的海岛体验,可以报名本报即将推出的第二期“海岛少年”夏令营,直接添加微信18960206865进行咨询。

第二期“海岛少年”夏令营

报名须知

活动对象:7-16岁青少年

活动时间:8月6日-12日(7天6夜)

活动费用:3680元,本报在册小记者可优惠200元,三人组团报名各优惠100元。

招募人数:48人(30人成团)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