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曾舟萍 陈巧玲
7月1日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目光。而让晋江人倍感自豪的是,此次《伟大征程》焰火总设计师——蔡灿煌,是咱厝人!
昨日,本报记者来到位于罗山街道缺塘社区的蔡灿煌父母家中,采访到了刚从北京回到晋江的蔡江鱼、陈也夫妻。
从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闭幕式焰火,到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焰火,再到国庆70周年联欢晚会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绚烂夺目的焰火背后,蔡灿煌都有参与,这个名字也时常被人提起。
而这对朴实的父母,至今都不认为儿子有多了不起,但他们知道儿子为这次活动付出了很多。
五天只见两次面
“他太忙了,他参与的这个活动是大活动,我们都不敢打扰他,去北京5天,就见到他两面。” 蔡灿煌的母亲陈也说话间透着满满的心疼。
上个月,他们接到儿子的电话,邀请他们去北京玩几天。陈也想着有一段时间没见到儿子了,便在6月27日和丈夫蔡江鱼一起到北京。
和其他有子女接机的父母不同,蔡江鱼和陈也到达北京机场时,只能自己通过手机软件叫车,才到了住的地方。
接下来,就是两天的等待。到了6月29日,蔡灿煌才抽出时间来见父母。“特别忙,他说了句‘爸妈,你们来啦’,然后让工作室的人帮我们订完餐就走了,前后也就5分钟。”陈也回忆道。
“本来想说他最近这么忙,我们去照顾他几天,结果都见不着人。”蔡江鱼说,为了不给儿子添乱,“在北京这几天,我们想去哪里玩,就自己去走走,不敢给他打电话。”
直到蔡灿煌完成焰火表演的第二天,夫妻俩才第二次见到儿子。“儿子早上8点多才回来,看起来很累,洗了澡,连早饭都没吃,就一觉睡到了大中午。我们中午一起吃完饭,他又去忙了。”
“狠”让艺术家独立
对于儿子的成就,蔡江鱼、陈也说,他们一开始并不懂焰火是什么,也并不知道艺术是什么。他们只是像普通父母那样,努力培养儿子考大学,希望儿子有一份满意的工作就好。
“小的时候,他和很多小孩一样非常喜欢放烟花,每到春节的时候,就和我说‘妈,你要买点烟花回来’。”陈也回忆说,这次到北京看到儿子的烟花秀,她既震撼也觉得非常自豪。
对于儿子如今的成绩,蔡江鱼说,他们全家都非常感谢蔡国强先生。
原来,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蔡灿煌在北京当志愿者,偶遇了著名现代艺术家蔡国强。因为是老乡,蔡灿煌给蔡国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活动一结束,蔡国强就找到他,邀请他到北京工作室工作。2009年4月,蔡灿煌正式到蔡国强工作室工作。
“当时,儿子打电话给我说了这件事,我们只听过蔡国强先生的名字,并不认识。但是儿子从小到大都很懂事,非常独立,我们只要支持他的决定就行。”
一听到蔡江鱼说起儿子非常独立,这勾起了陈也的回忆,“他爸爸特别狠心,灿煌刚过16岁生日,他就把儿子送到厦门火车站,让他自己去河南,也不送他过去。”
听到妻子“翻旧账”,蔡江鱼有些不好意思地辩解,“当年我12岁就推着独轮车到龙岩运煤回来了,16岁已经成年了。”
虽然对儿子“狠”,但是夫妻俩并不疏于教育。蔡江鱼说,“虽然我们夫妻没念书,但我们尽全力培养孩子。我经常和他说,‘你念书的时候,家里一定供你吃穿,但是你不能大手大脚乱花钱,我们是平常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