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b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全方位推动“产城乡”融合新型织造名镇建设

龙湖:风华正茂 初心如磐

百宏聚纤的涤纶车间

横九线龙湖段

福林村微景观

龙湖镇为225名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晋江市医院晋南分院

施琅纪念馆和施氏家风家训馆

本报记者 施蓉蓉 秦越

初心不改,笃行致远。时代的浪潮滚滚向前,一次又一次历史机遇迎面而来,龙湖镇传承创新发展“晋江经验”,聚力产业升级、城乡融合、民生共享、党建引领,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谋势而动、顺势而为,龙湖镇始终把握机遇、勇立潮头,育新机、开新局,促进经济社会稳步发展、民生事业全面开花。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民生福祉向高水平推进,道路交通、教育医疗持续完善;基础配套更加齐全,城镇管理更加精细;坚持三农优先,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以党建为引领,重温百年奋斗史,让红色基因在龙湖“传承”……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方位推动“产城乡”融合新型织造名镇建设之歌已奏响,奋斗的音符激荡飞扬。

看“织造名镇” 转型创新动能足

“轰隆隆……”在百宏聚纤的涤纶车间里,涤纶工业丝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

“这是5G智能生产车间,也是我们的红色车间,从生产、品管、运输到包装,均通过智能化操作实现。”百宏聚纤相关负责人介绍。

车间里,德国Barmag纺丝设备、自动化智能落丝生产线、AVG智能运载车、自动智能化包装线同时有序运转。据悉,该车间当前涤纶工业丝的日产量达620吨。

此外, 记者从龙湖镇获悉,百宏年产25万吨功能性聚酯薄膜项目(百宏7期),用地105亩,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建设6条聚酯薄膜生产线和配套设施,年产25万吨聚酯薄膜。功能性聚酯薄膜5条生产线已于3月份投产,其余生产线设备正在安装调试中。

近年来,龙湖镇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三五”期间,龙湖镇工业总产值从336亿元增加至446亿元,年均增长7.3%,跃居全市第4;财政收入从6亿元一路攀升突破8.3亿元;累计招引项目64个(包含时尚园32个项目),总投资211.29亿元,其中省重点项目8个,烯电、华兆、冠和等大项目相继入驻时尚园。

龙湖镇是“中国织造名镇”,当前已发展成集棉纺、化纤、织造、染整、辅料、成衣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纺织化纤行业产值突破350亿元,荣获“全国纺织行业创新示范集群”称号。值得一提的是,晋江市“十四五”重点项目中投资量最大的工业项目纺织智造(龙湖)工业园成功落地龙湖。

据了解,纺织智造(龙湖)工业园项目,固定资产投资67.13亿元,项目初步划定红线范围需征面积844.9亩。投产后预计增加产值超百亿元。该项目类型与龙湖优势产业高度契合,主要产品是差别化化学纤维和功能性聚酯薄膜,投产后对推动龙湖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聚力是为了更好地发力!龙湖镇落实人才“港湾计划”,聚集各类人才107名,挂牌成立夜光达院士工作站、晋江首家镇级青年创新创业中心、东华大学晋江技术转移中心龙湖服务站、晋江市来旺良品堂人才驿站;充分发挥侨乡优势,实施“回归工程”,新引进转型升级项目18个,这些都为龙湖镇今后发展积蓄强大后劲!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龙湖镇将构建“龙头企业引领、骨干企业带动、中小企业支撑”的梯队格局,高质量打响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

看“魅力龙湖” 镇容村貌焕新颜

“现在是沥青路,行驶的体验感非常好。而且还增加了人行道、公交停靠站,也更安全和便利了。”说起横九线龙湖段的改造,家住龙湖镇中山街的施先生就竖起大拇指。

横九线龙湖段改造工程完工后,不断获得群众好评,相关配套也得到进一步提升。据悉,新建横九线龙湖段自来水管道正式通水,日供水能力提高至5.5万吨,增设公交站点23个,500辆共享单车投放运营,群众生活、出行更加便利。

近年来,龙湖镇按照“产城乡”思路布局,提速新型城镇建设步伐,全面推进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协调发展。路网建设是其中重要的一环。除横九线,龙狮路南山互通建成通车,时尚园配套道路基本建成,智造大道、市域8号路有序推进,累计提升改造龙英路、阳溪路、靖海路等镇村道路37公里。下阶段,龙湖镇将加快推进龙狮公路全线畅通、大深线改造提升、智造大道龙湖段征迁建设等项目,不断完善“三纵两横”交通网络。

实施农村污水管网项目44个、“厕所革命”项目50个,新建垃圾转运站4座、建筑垃圾消纳场2座,城镇垃圾、污水全部实现集中处理;累计拆除违法建筑21.49万平方米,治理矿山生态超200亩,新增植树造林1200亩……一系列的数据,是龙湖“十三五”期间城乡建设的有力佐证。

在福林村,两条古村落参观线路已初步成型:一是以微景观“福林厅堂”为入口,将崇德楼、春晖楼、书投楼、清源别院、通安街等主要风貌建筑连为景点,与“云岫福林”“印象福林”“福临园”微景观整合串联起来;二是以渡槽、福林寺、养兰山馆、端园为核心,融入“福泉同渡”“耕读传家”“晓园”微景观的参观路线。

当前,龙湖镇已培育各类美丽乡村10个,建成乡村微景观60处,埭头村获评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鲁东村获评省级财政奖补乡村振兴示范村,鲁东、福林入选省级乡村治理试点村,倒石埔成立全省首个以自然村为单位的经联社,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看“幸福龙湖” 民生福祉节节升

今年3月,晋江市医院晋南分院二期及精神卫生中心项目综合楼(晋江市晋南公共卫生中心)工程主体结构正式封顶。新冠疫苗启动接种之后,晋南分院的新冠疫苗方舱接种点启用,提升了接种点的服务能力和效率,有序推动龙湖镇及周边乡镇的疫苗接种。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龙湖镇着力改善民生,回应民生期盼,每年新增财力70%以上用于民生支出,“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民生资金4.58亿元,办成70件为民实事、超100件民生微实事。

其中,帮助1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为13个被征地村办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改善农民住房2421户。实施校园改扩建项目6个,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尊道小学正式揭牌,恢斋幼儿园、光夏幼儿园新园等一批教育资源建成投用,累计建成各类养老院、敬老院、居家养老服务站30个,鲁东村幸福院启动运营,尚善养老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成为养老机构PPP模式典型,“三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加速成型。

龙湖镇素有“侨乡中的侨乡”之称,“侨”的事,也是历届龙湖镇党委政府的重要事。近年,龙湖镇充分挖掘侨乡特色资源,成立龙湖侨界青年联谊会,编撰出版《龙湖侨史资料》,建设龙湖网上侨史馆并投入使用,龙湖侨联获评省级“侨胞之家”示范点。

设立全省首个非公少数民族综治中心,成立晋江市首个驻企警务室……一系列走前头的举措,推动龙湖镇平安建设向纵深推进,获评五星级平安镇,群众生活更有安全感。

看“红色龙湖” 永葆初心践使命

日前,一封封来自香港的委托书,让晋江市纺织智造(龙湖)工业园征迁组的工作人员深受感动、倍受鼓舞。据悉,这是项目征迁组在专业律师团队、动迁公司的帮助下为身在海外、情牵故里的众多乡亲所“量身定制”的征迁委托业务。

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龙湖镇坚持把“六个进一步”作为着力点,以“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为载体,以“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社会做好事”为重要内容,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纺织智造(龙湖)工业园的征迁工作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在调研走访、开门纳谏的基础上,龙湖镇聚焦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策划生成镇级实事项目16个、村级实事项目82个,成立工作专班有序推进。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用地、招工、用电等难题,集中力量攻坚时尚服饰织造园征迁扫尾工作,保障华宇、冠泓等重点项目顺利落地;组织企业组团赴省外开展劳务招聘;协调电力公司与30家企业签订“售电协议”,预计为企业每千瓦时生产用电节约0.02元。

结合本土特色的党史学习教育,更能引起群众共鸣。龙湖镇深挖本土红色资源、侨资源,依托施氏家风家训馆、正气园、孝廉园等宣教阵地,突出施世纶廉政文化品牌效应,组织开展“传家风、沐党恩、倡孝廉”系列主题活动;延伸建设靖海路党建长廊,打造开放式党史学习教育场所,让党员做到深入学、融入学。

镇村企联合组织赴上杭古田、长汀、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研讨6场次;为225名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12支代表队进入党史知识竞赛决赛,展开激烈角逐;“四海龙湖人”礼献建党100周年侨界人物展揭幕;“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召开……下阶段,篮球联赛、文艺汇演、主题宣讲、红色调研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将在龙湖举行,营造党史学习的浓厚氛围,推动红色基因、革命精神的传承!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