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b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新塘一片丹心永向党 谱写奋进新篇章

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新党员入党宣誓。

梧林传统村落,吸引八方来客。

本报记者 许春 陈巧玲 董严军 通讯员 刘翼 吴晓毅

一条福兴路,分跨东西,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见证晋江新塘街道由村入城。

一座梧林传统村落,穿越六百年,汇聚侨心、侨智、侨情,诉说新塘人的爱国浓情。

一个集成电路产业园,崛起核心地,催动高端、科技、尖精产业,撑起新塘“芯”小镇。

……

这里是新塘,一个拳拳丹心永向党的新塘;一个历史人文底蕴深厚的新塘;一个热情饱满、英姿勃发的新塘。

回望来时路,站在新起点,在党的引领下,新塘,恰如其从“七首塘”而来之名,正以继往开来之新、与时俱进之新,不忘本源之塘、源源不断之塘,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

01多种笔触绘丹心 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百年党史,波澜壮阔,气象万千。

如何从党的奋斗征程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新塘街道以内容丰富、形式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为突破口,迅速、广泛掀起学习教育热潮,以多种“笔触”描绘向党丹心。

百年古厝讲述百年党史、红色车间开展红色竞赛、动漫木偶演活党史故事……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新塘街道把古厝变课堂、戏台变讲台、车间变赛场。

在机关干部中,学习教育会、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会、理论宣讲会,讲“永远跟党走,共筑中国梦”,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讲“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讲“为民谋幸福,为党献忠诚”。

在社区乡间,党史小品剧、党史木偶剧,讲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传播“乡村振兴”的必要、“脱贫攻坚”的道理,展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

在车间一线、项目工地,办起党史知识竞赛、党史课堂,演起红色电影,开办“工人夜校”,讲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讲“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

在学校、家庭,“家国情”主题班会、党史学习互动课、红色家书征文、爱国主题亲子研学活动,塑造青少年爱国情,将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总之,以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学党史 悟党史”,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打通党史学习教育“最后一百米”,将党史中的智慧、力量,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转化为雷厉风行的执行力,转化为攻坚克难的真功夫。

02用活侨情绽芳华 赓续梧林爱国情

梧林传统村落,从来不缺溢美之词。她既是体验式闽南侨文化度假目的地,也是南洋华侨博物馆;既是闽南侨乡文化展示点,也是闽南文化后花园。

近来,梧林侨批馆又添了新“名片”——世界记忆项目福建学术中心实践基地。

回溯这些靓丽“名片”的背后,都离不开梧林华人华侨的爱国爱乡情。

因为爱乡,百年来,远渡南洋谋生的梧林人在侨批中把一笔笔资金汇回家乡,建起番仔楼、洋楼、闽南官式大厝等100多栋风格各异、享誉至今的古建筑集群。

出于爱国,抗战时,蔡德鑨、蔡顺意、蔡咸斜等一批华侨,毅然将房屋装修款捐给国家,倾力支持抗战,留下朝栋楼、五层厝、侨批楼等一栋栋未能装修的宅邸,屹立至今,成为爱国侨胞在国难当头时毁家纾难的有力见证。

侨批里的“爱国笺”,楼宇上的“胸怀祖国”字样,建筑廊柱、门联、隔扇等处镌刻的家风、家训、家规等,无不浸润着梧林人的家国情怀故事。

这是梧林人血脉里的红色基因,更是梧林传统村落的宝贵精神财富。

如何用活这笔财富,赓续精神血脉?以梧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建设为契机,梧林打造了“爱国情”主题路线,把古建筑、爱国故事相融合,挖掘“一楼一故事”,以参访游览、沉浸式体验等方式,用活侨情,连点成线,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一个个主题党日活动、红色研学实践,走了进来;一堂堂百年党史课堂、爱国教育主题班会,在这里开展;一场场“学党史 悟初心”文学采风、摄影活动,在这里聚集。

梧林爱国故事、梧林家国情怀,也成为梧林传统村落熠熠生辉、不断生长的红色源泉。

03携手共建心向党 党组织间“同频”共振

“走,上‘工人夜校’去!”6月25日晚,在新塘街道“红旗工地”上,来自中铁十七局、浙江交工集团、中交二航局等项目施工单位的近百名工人,在灯火如昼的工地上,上了一堂特殊党课,重温“工人夜校”的场景,学习党史、铭记历史。

这是中共新塘街道红旗工地联合支部委员会开展的党建共建活动之一。

近年来,伴随高铁主线、二重环湾、东部快速等省重点工程在新塘相继开工建设,项目之间相互交叉关联,项目与街道、社区紧密联系。去年11月,新塘街道党工委联合中铁十七局、浙江交工集团、中交二航局等项目施工单位,以及湖格社区、上郭社区等项目建设地所在社区,共同成立了“中共新塘街道红旗工地联合支部委员会”,通过党建结对共建的方式,助推解决工程施工遇到的难题,推进项目进度。

此举,首创了央企和驻地社区党建抱团机制,把党旗插在了工地上,通过共享资源、共做公益、共帮贫弱、共解难题,促进福厦客专、二重环湾、东部快速路项目提速增效,也带动了党组织间“同频共振”。

不只红旗党支部党建共建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新塘一批党组织也通过结对共建,奏响了协同发展的鼓点。

日前,新塘小教新塘片区党支部携手晋江农商银行沙塘支行党支部、新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开展三方共建签约,形成“服务社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三方共赢”的党建工作新格局,为“教育事业”“医疗卫生”“金融服务”三大民生领域凝心聚力。

无独有偶,今年5月,新塘街道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与卡尔美党支部、新塘街道商会党支部携手共建,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增强三方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进一步推动支部党建工作开展。

党组织间协同发展,党群中心加快建设。目前,落户卡尔美大楼一楼的新塘街道党群活动服务中心正在建设中。中心建成后,将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综合文化站功能对接,同时与卡尔美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共建、共享,形成“四位一体”的党群活动阵地,更好地服务党群、集聚人气。

04党建引领促发展 “芯”小镇迈向新征程

说了就干,干就干成。

站在百年历程新起点,新塘街道以党建引领促发展,将新塘上下扭成一股绳,服务中心大局,聚焦重点工作,实施“我为群众办实事”,组建“勤务兵”“尖刀连”“铁军小分队”,开展重点项目“扫尾清零”专项行动,建立“一线责任清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补齐民生短板,为新塘“芯”小镇建设不断蓄力赋能。

住宅280套、店铺44间、停车位455个……去年12月底,在回迁安置项目组提前谋划、统筹安排、有序组织下,有着“有凤来仪”美好寓意的凤来小区(东西三路安置房),正式启动选房工作。今年初以来,该小区陆续迎来征迁群众幸福回迁,居民们进进出出,开始忙装修、置家电、住新房。绿意盎然、清新淡雅、万象更新的小区里,汇聚起人间烟火气,点亮了居民新生活。

在梧林传统村落里,随着项目招商运营力度的加大,陆续吸引23家商铺入驻经营,“醉闽南”“意南洋”“家国情”三条主题动线基本成形,梧林旅游新地标效应初步显现,“五一”接待游客近8万人次。

为扩容教育资源,新塘全力推进市直名校办分校,逐步实施湖格实验小学、新塘中心幼儿园、湖格中心幼儿园等12个教育项目建设。

面对疫情大考,新塘高标准、严要求管控,第一时间搭建新冠肺炎疫苗临时接种点,加大疫苗接种服务力度,为26家企业7300多名员工提供“厂门口”的疫苗接种上门服务,辖区累计接种疫苗突破5万剂,第二剂接种率达100%。

每月召开督查会,实时掌握“成绩单”,逐一盘点新进展……今年初以来,新塘围绕重点项目建设,逐一加压,倒逼紧盯,形成大干快上工作氛围。1至5月,新塘2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55亿元,提前完成半年计划。

新起点激发新作为。6月26日,新塘街道新老党员会聚一堂,在建党百年之际,郑重地举起右手,以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新党员入党宣誓的方式,再次向党庄严承诺——不忘入党初心,牢记宗旨使命。党员干部们句句铿锵有力、字字掷地有声,以满腔热情、昂扬斗志,重新投入新时代的新塘建设。

新塘街道党工委书记蔡清渠介绍,下一步,新塘将全力构建“三区两带一中心”高品质发展格局的思路,立足晋江主城区重要组成部分的区位特点,主动对接“跨江发展、跨域融合”战略布局,把握高铁枢纽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打造高新产业聚集区、文旅产业融合示范区,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园上下游配套产业和梧林传统村落项目建设与招商,大力发展“临站+临空”经济,做大做强鞋服、食品、印刷包装等传统产业,提速物流贸易总部、电商产业、商旅文展、汽车销售和平台经济等业态发展,赓续奋斗精神,描绘新时代芳华,谱写奋进新篇。

2021年组织荣誉

●新塘街道党工委获评“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卡尔美公司党支部获评“泉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后洋社区党支部杨志谦同志获评“泉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

●上郭社区党支部获评“晋江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良种场机关党支部陈金德同志获评“晋江市优秀共产党员”

●泓涌公司党支部洪秀娇同志获评“晋江市优秀共产党员”

●沙塘社区党支部蔡树煌同志获评“晋江市优秀共产党员”

●梧林社区党支部黄丽红同志获评“晋江市优秀党务工作者”

●星德宝汽车党支部赖有清同志获评“晋江市优秀党务工作者”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