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阙杨娜 通讯员 叶兴灿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晋江生态环境局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内容,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大民心工程和民生工程,时刻把群众对优良生态环境的需求记在心上,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当前,晋江正处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关键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也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有利于全面动员全体党员干部满怀信心投身‘十四五’、奋进新征程。”晋江生态环境局局长林志雄表示。
01 以优化监管为突破 促进企业绿色发展
“企业推进整改的进展怎么样?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我们协调解决的?”近日,晋江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直属二中队的执法人员对晋江经济开发区安东园区的工业企业进行回访,了解工业企业在环境整治提升中的工作进展,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大气环境治理是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环节。今年年初以来,晋江生态环境局开展安东园涉气企业监管服务专项行动,成立5个专项执法组,集中时间、力量对安东园区皮革、印染、电泳、危废处置、污水处理厂等行业企业的有机废气、恶臭气体的收集处置情况展开拉网式、地毯式排查及现场执法检查,着力改善提升安东园区域环境质量。
在前期的专项执法检查中,执法人员做到“每个地块走到、每栋厂房巡到、每家企业查到”,不遗漏一处地方、不落下一家企业、不放过一个疑点,并建立相应的整改台账。同时,让相关企业逐一签订生态环境监管服务承诺书,对标行业标准,对接第三方环境治理公司制定行之有效的整改方案,于限定时限内完成整治提升工作。
在探索监管与服务并行的过程中,晋江生态环境局率先在全省出台《晋江市重点行业生态环境监管服务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对电镀、皮革、印染、陶瓷等重点行业开展为期一年的生态环境监管服务。通过健全宽严相济、公正执法机制,督促企业开展自查整改并作出承诺,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让守法企业获得市场竞争优势,让违法企业付出高昂代价,营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促进企业绿色发展。
02以环保惠民为中心 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对于这个处理,我们表示很满意。”此前,陈埭镇涵埭的林女士对晋江生态环境局处理她投诉的信访件结果给出了答复。
据悉,林女士在2019年投诉,陈埭镇涵埭有一家鞋材公司使用燃煤锅炉,对大气产生污染。经执法人员现场检查,发现燃煤锅炉正在使用,执法人员随即要求企业改用天然气锅炉。不久后,该公司已完成天然气替代工作,并拆除燃煤锅炉。
近年来,晋江通过开展燃煤锅炉环保提升整治,实施燃煤锅炉淘汰。陈埭镇借势推动燃煤锅炉替代工作。随着陈埭镇燃煤锅炉替代工作的逐步推进,大家也逐渐看到了环境的变化。“我们在回访企业的时候,企业主跟我们说,以前员工宿舍晾衣服都会沾上一层灰,现在衣服晾晒在外面都没这担忧了。”陈埭环保中队负责人庄俊彦笑着说,刚开始到企业摸底调查阶段,经常能闻到刺鼻的燃煤味,现在进入厂区就没有了。
“我记得刚到中队的时候,关于锅炉冒黑烟、产生粉尘的投诉占了环保投诉的约20%,从2019年开始,这类投诉就没有了,到2020年,陈埭的相关企业全部完成燃煤锅炉的替代,使用了天然气。”庄俊彦说。
碧水保卫战,久久为功。在持续深化生态水域治理上,晋江生态环境局今年重点推动治水攻坚工作。作为湖漏溪的保障单位,日前,晋江生态环境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利用周末时间带领生态科、相关辖区中队等人员,一同沿溪而走,徒步走访永和、龙湖、英林、金井、深沪等地,记录河道的细微变化。
“通过组织对沿溪的排水口进行排查溯源整治,召开河长制月例会制度、委托第三方编制水体达标方案、安装水质自动监测站等多项举措,全力推进湖漏溪流域整治,确保水质有所提升。”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03以优化营商环境为重点 推动晋江高质量发展
“心系企业,高效廉洁。”6月30日,南安市金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晋江分公司给晋江生态环境局审批科送来了锦旗。
原来,该公司主要从事鞋服边角料破碎、打包装运再利用,对缓解内坑镇的鞋材边角料的处理压力、避免随意倾倒造成的环境污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晋江生态环境局得知情况后,局领导立即带领审批科工作人员到现场指导企业,切实推进项目的环评报批工作。“环评报送后立即受理,同时启动绿色通道加快办理,报告表的审批时限由30个工作日缩短为1个工作日(不含公示时间),并于2021年3月31日办结了该项目环评。”该局审批科科长冯吉燕说。
这是晋江生态环境局在提升营商环境上的做法之一。事实上,为了真正实现便民助企减负,该局在环评审批措施上,采取了简化环评管理、推进环境影响登记表规范开展备案工作,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实行项目环评繁简分离。“比如,绝大部分的中小企业环评文件通过网上备案即可完成,切实做到‘全流程网办’,实现企业‘一趟不用跑’。”冯吉燕介绍,原先分散在各个内设科室的审批职能和行政权力统一集中到审批科,进入晋江行政服务中心运作,实行一个窗口受理办结。项目环评也根据类别,进一步分领域简化项目环评内容,减轻企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