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b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党建兴链 实现双赢

——民企党建融入公司治理“1533机制”的浔兴实践

方维灿车间的生产场景。

浔兴篮球俱乐部合影。

本报记者 王云霏

从最初的5名党员,到如今的125名党员;从1996年成立党支部,到2008年6月升格为党委,多年来,福建浔兴集团有限公司的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结构也不断优化。

01党建提升和企业发展“双赢”

福建浔兴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4年,是一家以生产经营拉链为主业,投资涉及金融、教育、体育、房地产、公用事业等多个领域的集团化企业。集团下属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6年在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02098)。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浔兴SBS已成为中国拉链品牌的领导者和世界拉链行业的翘楚,荣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

浔兴集团于1996年成立党支部,2008年升格为党委,同时设立纪委、党校,2020年以上市公司为主体完成“党建入章”。目前党委下设7个党支部,党员120多名。浔兴党委坚持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按照泉州推进党建融入公司治理“1533”工作机制要求,探索以“兴链”为主线,有效引领企业制度管理、人才集聚、文化培育、和谐创建和廉洁建设,打造特色党建品牌、闯出浔兴实践路径,持续助推企业兴盛发展,先后荣获“全国纺织行业先进党建工作示范企业”、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泉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是党在企业中的战斗堡垒,按照“经济组织建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就发挥到哪里”的工作方针,浔兴始终坚持红色引领,努力推动党建提升和企业发展实现“双赢”。浔兴党委紧扣企业生产经营和健康发展目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践行党的思想,实现党企血脉相承、共同发展;同时始终专注产品研发、开拓创新,用优秀的产品和服务引领行业发展,不断迈向世界巅峰。

“为进一步完善我们公司的党建工作,我们组织班子成员编制了《中共浔兴集团党委党建工作制度》,完善‘三会一课’、党员发展、学习教育等制度,让党组织和党员活动有章可循、有制可依。”浔兴集团党委书记余培介绍,浔兴不断改进党组织活动方式,将“三会一课”与企业建言献策恳谈会、生产经营交流会、思想政治分析会、知识技术培训会等活动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党内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02“小支部”认领“大项目”

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浔兴集团党委提出以“有为实现有位”的工作思路,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评选、浔兴人技能大赛、浔兴文体竞技活动、“浔兴之星”表彰,引导党员干部为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积极建言献策,以企业的生产经营为中心来抓好党建工作。

在浔兴,党员发挥思想觉悟高、组织观念强、业务水平精等方面的优势,很快在各自的岗位上脱颖而出。比如,优秀党员方维灿同志凭借其多年来积累的领导才能,并以身作则当表率,带动车间全体员工节约成本、降低损耗、改善品质、提高效益。该车间交货达成率实现了100%,客诉率、过程不良率降为0,其车间生产的产品在国际市场得到客户的充分肯定,尤其在土耳其市场,创造了“零客诉”的神话,也开创了用员工名字命名车间这一至高荣誉的先例。

2007年12月,方维灿同志所在的车间被公司命名为“方维灿车间”,成为公司的标杆车间。“方维灿车间”先后荣获泉州市“工人先锋号”、福建省“工人先锋号”和全国“工人先锋号”,其个人先后荣获晋江市标杆党员、晋江市劳动模范、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21年1月,方维灿车间党支部成立,这是浔兴集团党委成立的第一个红色车间党支部。该车间目前是国内最大的成品条装生产基地,主要生产尼龙穿芯拉链、隐形拉链两大类。这两大类拉链最高日产量可达260万条,年产量达到7亿条,换算下来,年产量可以绕地球5圈。其中,隐形拉链是全国“双一流”产品,产品品质一流、市场占有率一流。未来,方维灿车间党支部将依托方维灿车间先进典型基础,着力打造红色示范岗、红色生产线、红色先锋队、红色提案组。

事实上,如今在浔兴集团,像方维灿车间党支部这样认领“大项目”的“小支部”还有很多。

例如,2010年,生产系统党支部认领了精益改善项目,牵头制定《持续改进控制程序》《精益管理变革推进办法》《提案改善管理办法》等制度,成立提案改善小组、项目攻关组等各种跨部门小组,实施改进和创新;同时对内部管理活动进行流程优化、瓶颈疏通、管理变革、制度建设,不断消除浪费、降低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形成持续改善的企业文化氛围,推进公司的管理升级与变革,提高公司竞争力。目前,该项目共开展了4期,总项目数181项,结案114项,年度效益600万元左右。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浔兴始终勇担社会责任。2011年,浔兴漂电系统党支部认领了污水处理项目,配套最先进的自动运行控制系统,采用阴+阳树脂末端吸收处理系统和三级膜过滤系统进行废水回收,降低金属和大分子物质含量,实现水回用率达70%(500吨/天),回用水水质可达到饮用级别。2014年,浔兴漂电系统党支部又认领了无水染色项目,与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合作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攻关计划课题“拉链布带的无水染色关键技术与装备”,并于2017年4月份通过验收,建立了一套示范生产线,该工艺及生产线为国际拉链行业首创,实现了拉链染色的“零排放”生产。2020年12月,该项目荣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2月,浔兴篮球俱乐部党支部成立,立志敢想敢拼,打造中国篮坛“梦之队”。据了解,篮球俱乐部在福建浔兴集团和SBS品牌的强大支持下,在先进的俱乐部模式的运作下,于2003年冲进CBA。篮球俱乐部党支部将担起承载着福建省男子篮球发展的重任,将国际先进战术布置和整体攻防的篮球理念融入福建篮球原有的“小、快、灵”的技战术特点,继续秉承“爱拼才会赢”的顽强作风,永攀高峰,力争为我国篮球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03 政策搭建“连心桥”

多年来,浔兴集团党委通过政策构建政府与企业的“连心桥”,依托惠企政策,狠抓政策落地,精准对接用政策,帮助各系统、各部门快速、准确了解政策,充分享受政策,经营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也得到了及时有效的解决。

2012年,浔兴集团党委依托党群工作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政治引领作用”,由浔兴集团党委书记担任外事部负责人,全面负责公司对外申报及公共政策事项。

浔兴集团党委牵头成立公共关系领导小组,聘请公司总经理担任顾问,党委书记任组长。领导小组由党委负责指挥协调,同时抽调技术研发中心、可持续发展部、人力资源部等有涉及公共关系事务的部门人员、优秀党员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外事部,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和落实。领导小组结合公司的实际出台《福建浔兴集团有限公司公共关系工作考核细则》,将工作成果按照加分项加入相关部门年终KPI考核,实施量化考核办法。2020年,在企业文化部设立党群工作部,协助党委书记开展公共关系工作。

自开展公共关系工作以来,浔兴集团党委充分发挥了外事协调作用,不仅增强了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更大力推动了企业科学发展。

浔兴集团党委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优势,打造专业领域的强强联合平台,推动成果产业化。2015年,浔兴集团党委利用行业技术优势促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合作,开展的“拉链布带无水染色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被科技部列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并于2017年通过验收。2019年,浔兴集团党委联合技术研发中心与市场监督管理局设立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实现创新发展,目前已制定完成《浔兴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方案》,进入第一阶段的专利申报工作,并同步配合申报专利导航项目,进行专利地图规划。

近三年来,浔兴集团党委通过政策申报,充分享受到惠企政策福利,在技改项目、人才引进、设备升级、用工用电等项目中获得了3000多万元政策资金,助力企业经营发展和技术的转型升级;利用省、市、县三级人才政策进行引才、留才,目前认定泉州、晋江两级高层次人才、自主认定人才60余人,大学生安居补助80余人,近200多位技术人才通过五小项目申报、师带徒、职业技能提升补助等政策享受政府技术提升福利。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