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b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运行近半年 出口破百亿

晋江国际鞋纺城市场采购贸易试点业务增长势头强劲

本报讯 (记者 王诗伟 通讯员 钟玲珑) 昨日,记者获悉,自2020年12月30日运行至今,晋江国际鞋纺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共完成18351票、出口货值达100.24亿元人民币。

这标志着,运行不到半年,该试点出口货值就已突破100亿元,其中,4月份以来,更是实现日均1亿元以上的“小目标”,有力推动本地企业加快构建“买全国,卖全球”的外向型商贸新格局。

“我们着力推动贸易主体通关便利化,海关部门简化通关手续,压缩通关时间,实现报关单‘秒审’‘秒放’;推动价格申报规范化,晋江市商务局‘先人一步’,建立事前价格参考、事中价格审核处置、价格监测反馈等出口商品价格监管体系,提高市场采购规范化水平。”晋江方面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各项措施的推动下,晋江国际鞋纺城市场采购贸易试点于4月2日实现厦门关区所有口岸通关一体化模式,实现了市场采购货物就近通关,切实帮助企业进一步节省物流和时间成本。

“传统模式下转关出口多次装卸、耗时长、成本高,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大大减少了中小企业的物流和时间成本,降低了外贸门槛。”晋江策聆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关务负责人郭慰红告诉记者,得益于便捷高效的通关服务,他们可以在货源地以一体化方式通关,在家门口就能轻松实现“卖全球”的目标。

此外,晋江多部门还着力挖掘本土特色产业贸易潜力,助推市场采购模式以鞋纺城试点为中心,积极向日用百货、陶瓷建材、五金机电、泳装、伞具等多领域辐射。有关数据显示,晋江本地特色产品出口占比达80%以上。

“一般贸易形式出口的话,其实成本是非常大的,晋江的这个市场采购贸易试点,解决了小种类商品票源的问题,也很大程度减少了企业的财务成本,提高了整个运作的效率。”中盛仁亿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国际销售总监陈文明告诉记者,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有效解决了网上贸易单多、量小、种类杂、进项发票不好开等难题。

目前,晋江鞋纺城市场采购贸易试点集聚效应初显,入驻企业和商户达1387家。出口货物涉及建材类、鞋类、纺织服装类、五金机电等12类商品,遍布菲律宾、美国、韩国、越南等145个国家和地区。

入驻鞋纺城的晋江迪菲诗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少坡告诉记者,“我们估算了一下,从今年2月至今,公司相关业务出口金额达4000多万美元,涉及鞋服、五金配件等品类。”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