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b版:天下 上一版   
上一篇

牵挂的目光

在昌都尼伟藏医药研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噶桑带老师参观新的生产车间。

一本11年前用的课本勾起了师生对往昔的回忆。

家访的老师与毕业生朗加达吉及其家人合影留念。

家访小组成员许美娟抱着朗加达吉的堂妹久久不舍得放下。 本文图片由本报记者董严军摄

西藏昌都市坐落在群山怀中,崎岖的盘山公路风光无限但也让人心惊胆战。

本报记者 陈海勇

5月底,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牵挂的目光”——西藏班应往届毕业生家访活动走进昌都,行程跨越千里,家访小组的老师深入毕业生家中,了解毕业生们的发展现状、对西藏班办学的建议等,大家畅聊晋江往事,浓浓师生情、汉藏一家亲。 去过西藏的人都说“阿里远,那曲高,昌都险”。家访小组从昌都市区驱车出发,经过9个多小时的山路颠簸,来到左贡县下林卡乡旭日村,见到2021届西藏班里唯一的昌都籍学生朗加达吉,见到他时,朗加手里还抓着复习资料,为2021年西藏对口高职考试做准备。晋江的老师千里迢迢上门家访,让朗加和奶奶感动不已,奶奶哽咽着述说朗加成长的故事,感谢党的内地西藏班政策让朗加有机会走出大山接受教育,看看外面的世界。

在昌都尼伟藏医药研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噶桑带着家访小组的老师参观公司新的生产车间。噶桑是晋江华侨职校首届西藏班毕业生,身高1.91米,是当时班上个子最高的学生,因此得外号“姚明”。“姚明”本来是学汽修专业的,后因腰椎间盘突出,转行来到舅舅的藏医药公司上班,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成了公司骨干。在家访小组蔡裕友老师的回忆里,噶桑是个好学的孩子,在学校期间噶桑手头经常拿着一本《藏汉对照词典》翻看。 毕业生们把知识本领带回了家乡,把“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带上了雪域高原,用知识去改变命运,用双手去创造幸福生活。晋江只是西藏班学子人生中的一站,三年的相处,学校、老师却像亲人一般,毕业情未了,牵挂的目光将继续伴着孩子们前行。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