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蔡红亮 陈巧玲 文图
昨日下午,晋江市五店市传统文化街区传统戏台热闹不已。“庆建党百年光辉路,谱职业教育新篇章——技能:让生活更美好”2021年晋江市职业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在这里举行。晋江市领导黄少伟参加活动。
据悉,本次职教成果展示活动为晋江市职业教育活动周的内容之一,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泉州轻工职业学院、晋江职校、晋江华侨职校、安海职校和晋兴职校“斗阵”展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打卡”,尽显晋江职业教育的魅力风采。
师生唱响红歌 献礼建党百年
还未走到戏台,一阵阵美妙的歌声传来,让人忍不住循声而去。
《不忘初心》《入党申请书》《为了谁》《东方之珠》《灯火里的中国》《唱支山歌给党听》……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本次晋江职业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就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唱响红色歌曲歌颂党和祖国的伟大,红心向党,歌舞飞扬。
你瞧,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泉州轻工职业学院、晋江职校、晋江华侨职校、安海职校和晋兴职校的师生精心装扮,轮番登台,或独唱,或合唱,或乐队表演,一首首高亢激昂的歌曲将现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在表演的间隙还举行了有奖现场互动问答。
台上的师生激情歌唱,台下的观众也兴奋地挥舞着手中的五星红旗,合着节拍,唱了起来,一起用歌声献礼建党100周年。
“能够站上舞台,用歌声祝福党和祖国,觉得很开心。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也会好好学习,掌握好技能,今后为祖国、为家乡建设出一分力。”安海职校学生黄鸿婷有感而发。
体验活动丰富多彩 市民齐点赞
惊喜远不止如此。在现场,市民们不仅享受到了一场视听盛宴,还参与了各种有趣的体验,领略晋江职业教育的精彩。
现场专门设置了职业教育成果展示区域,各校尽展各自的特色。其中,泉州职业技术大学的展位尽显科技风范,3D打印、废旧高聚物的资源化利用展示,同时还有学生毕业设计展示,市民看了直呼“高大上”。一旁的泉州轻工学院则展示了文创、建筑设计、鞋服作品,创意十足且富有特色,吸引了不少市民上前细细观察。
当天,除了2所高职院校之外,晋江市4所职业中专学校的展位也吸引了很多路人的围观。晋江职校展位以学生的服装设计作品为主要内容,华侨职校的展位上也同样展示了学生各式各样的作品,安海职校则介绍了学校教育升学成绩。在所有的展位中,晋兴职校展示的内容最为丰富,有韩式裱花蛋糕、果蔬雕刻、工业机器人激光打字、乐高机器人等项目,学生热情地为市民一一介绍,现场好不热闹。
“快看,这里可以做陶瓷!”“刚好让这些学生帮我理个发,真不错!”要说现场最受欢迎的,当属便民服务区域了。各个学校根据自身的专业特色,为来往的路人提供各式各样的便民服务。泉州职业技术大学的3D打印体验、轻工学院自酿的啤酒和酸奶、晋江职校激光雕刻、华侨职校的手工制作和调酒、安海职校的美容美发,还有晋兴职校的文化衫、手帕印制、夏日饮品、闽南沙茶肉串、传统陶艺手拉坯、各类拍摄服务、照片打印服务……市民饶有兴趣地穿梭于各个摊位进行体验,满载而归。
“晋江这几所职校百花齐放,学生都掌握了一门技能,真不错。通过这次活动,我对职业教育有了不一样的认识,也感受到了晋江职业教育的精彩。”市民张先生为本次活动及所有的师生点赞。
除此之外,现场还设置了一个职业教育打卡点,大屏幕播放着各校的宣传片,更有建党100周年有奖灯谜竞猜,活动丰富多彩,欢笑声不断。
抓融合促提升 晋江职业教育硕果累累
记者了解到,目前,晋江市有6所职业院校(高职院校2所,中职学校4所)。近年来,晋江市职业教育成果显著,硕果累累,尽显风采。
其中,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成为全国首批、福建唯一的职业本科试点院校;泉州轻工职业学院是唯一入选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民办高职院校;晋江职校、华侨职校、安海职校、晋兴职校等4所中职学校均为省级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
数据说明一切。今年,晋江共有39名中高职院校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在高职分类考试中,晋江全市本科上线人数达354人,比去年增加68.6%。另外,全市中职学校共参加51项省赛,勇夺一等奖14个,二等奖17个,三等奖19个,其中有8个项目(17人)将代表福建省参加国赛,成绩斐然。
“一直以来,社会对职业教育存在一些刻板印象,我们便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向全社会展示晋江职业教育的精彩,让大家可以看到晋江还有一个在全省乃至全国影响力比较大的职业教育品牌。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前途广阔,我们晋江职教人要铆足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前进,努力打造晋江职业教育新高地,为晋江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晋江市职教中心办公室主任蔡连顺介绍,晋江通过补短板、抓内涵、创特色、树品牌,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内涵建设,推进特色发展,不断提升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师生们在各级各类大赛中捷报频传,家长、学生对职业教育有所改观,报考职业院校的热情高涨,“今后,晋江将继续努力搭建职教‘大舞台’,提升晋江职教品牌形象,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活动,提升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同时,深入产教融合,扩大社会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