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晋江安海公园深处的一座二层小楼上,有一个安海书法爱好者聚集的“阵地”,十几个安海书法爱好者时常会聚在这里写字交流。每天,王天准都会来到这里,写写字,喝喝茶,和同好们聊聊天,交流一些书写的感想。最近几日,王天准来小楼的次数更频繁了。原来,他的个人书法展——“诗书颂党恩 联墨抒心声”王天准翰墨飘香五十载书法展,将于6月28日-7月8日在安海石井书院展出,这也是安海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届时将展示他的100件作品,内容包含对联诗词和家风家训等书法作品。为此,这些天,王天准都在为书法展忙碌着。
义务书写对联20余年 每年上千对
王天准今年70岁,是晋江市书法家协会原顾问,安海诗词学会副会长。他从小酷爱书法艺术,青年时代师从白鸿、张承锦、陈美祥老师,与笔墨相伴50多年来,笔耕不辍,其书法作品先后获全国楹联书画邀请赛第一届、第二届“联星优秀奖”;“和平杯”第二届、第三届全国中老年书画诗文一等奖;连续三次获得全国诗书画印四绝书法一等奖等。
王天准与书法的渊源,要从小学说起。“小学时,有一次书法得了奖,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被肯定之后,学起来就更有劲了,也更加努力了。”王天准说,他从小对写字感兴趣,但那次得奖给了他很大的信心,对书法的兴趣也更加浓厚了。1969年,王天准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去了漳平永福镇。在那个小山村,没有娱乐,空闲时间,王天准总是用来练习书法,买了帖子,每天临帖。也因此,生产大队的人们都知道他爱写字,字写得好,每当大队需要写标语都会找到他,可以为大队的工作出力又可以练习书法,王天准很是高兴,每回都来者不拒,乐呵呵地完成任务。插队回到安海后,这个习惯也没有丢,只要有人叫他写字,他总是应允。于是,不管是单位需要写标语、口号,还是会议通知,或者是中小学校庆的庆祝标语也都叫他写。“那个时候会议的标语,不像现在有LED屏,都是手写的,而且是写在五彩纸上的,一张纸一个字。”回忆起当年写标语,王天准仍然觉得趣味盎然。
这些年来,虽然不再需要写标语了,但他依然乐此不疲地帮助人们写春联。“在晋江市委统战部、安海镇人民政府、安海诗词楹联学会等单位的组织下,20多年来,他每年都为安海百姓、部队边防哨所官兵和永春、安溪等边远山区的群众书赠春联上千对,是一位非常接地气的书法家。”安海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颜厥鹏是王天准的老搭档,对此深有感触。原来,20多年来,颜厥鹏撰联,王天准书写,两人成了默契的搭档。
在安海镇镇政府大门上,一副“十四五雄猷喜开新局 双百年壮举妙绘蓝图”对联气势恢宏,这便是颜厥鹏撰联,王天准书写的,“我们俩搭档一起写春联已经23年了,镇政府大门的那副对联从1999年至今都是由我们创作的。”
组织书画义卖活动 助力公益
王天准擅长楷行草隶篆及榜书,笔力遒劲、沉稳雄健,因此深受群众的喜欢,镇里的乡民搬新宅,或者祠堂落成,都会来找他写对联,无论何时他都是有求必应。“每年农历十二月,都是他最忙的时候,参加义务写春联的活动,每年最少有8场,一场下来都是一整天。”
王天准认为书法是一项高雅的艺术,应坚持“艺术扎根基层,服务大众”的宗旨,将书法艺术融入大众的生活中。因此,能够以义务写春联的方式服务社会,他很高兴。
2015年,王天准经常与其他书法爱好者聚集在一起,除了一起为群众义务写春联以外,更是坚持以文会友,互相交流切磋,故形成了每周日的“笔会”。听说安海古庙和慈静敬老院要修葺,他们便组织书画义卖活动,将义卖的钱捐助给安海慈静敬老院。那一次义卖的作品有80多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前后两次义卖所得的15万元都捐助给安海慈静敬老院。此外,他们还多次参加公益慈善活动,比如连续四年参加海峡两岸书画家书法义卖活动,受到社会的赞誉。
这些年,王天准还先后为安海职校、安海西隅小学、安海中心小学书法班传授书法艺术,以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转眼与书法结缘50余载,可以参与书法这一优秀文化的传承,我很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