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诗怡
一场赛事的成功举办,离不开所有为之努力的人们,是他们的默默付出支撑起了整个赛事的顺利运转。据世中运田径竞赛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黄昌发介绍,本次田径测试赛,赛事组委会组建了志愿者、医疗、安保、通信、电力5支专项保障队伍,大家在各自岗位上履行职责,倾情奉献。截至目前,赛事进展顺利,这要得益于他们的有力保障。
不惧酷暑 坚守一线 300名志愿者热情似火
一件红色T恤,一顶遮阳帽,还有不停挥洒的汗水……在田径测试赛的赛场内外,有这么一群志愿者,他们穿梭于每一个角落,纵使骄阳似火,仍然坚守一线,凭借饱满的热情和细致的服务,赢得了运动员、裁判员和全体工作人员的高度赞赏。
据介绍,本次田径测试赛的志愿者共计近300名,其中240多名来自泉州职业技术大学,30多名来自泉州轻工职业学院,16名礼仪志愿者来自安海职校。与此前进行的游泳和乒乓球测试赛相比,田径比赛在室外进行,天气情况成为对志愿者的一大考验。据了解,本次赛事每日上午8时开赛,下午3时开赛,这意味着志愿者需要长时间在室外工作。
连日来,晋江的气温居高不下。开赛首日,骄阳炙烤着大地,毫无遮蔽的赛道热浪滚滚,但所有志愿者依然按照岗前培训规范标准,认真开展各项志愿服务,向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们送上清爽的微笑。
作为赛后志愿者,来自泉州职业技术大学的彭志礼负责选手随身物品的转运工作。每一场径赛项目开跑前,赛后志愿者都会整齐列队,踏着正步,拿着置物筐来到起跑线后,用于参赛选手放置个人物品。开赛后, 志愿者再将物品运送到终点处,方便选手领取。往往一趟下来,戴着口罩和帽子的志愿者都已经汗如雨下,全身冒着热气。昨日,顶着炎炎烈日,彭志礼和小伙伴往返了几十个来回,T恤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即使天气再炎热,也抵挡不住志愿者的热情。在彭志礼看来,既然选择作为一名志愿者,就要尽力做到最好。“我们有四组轮换人员,而且组委会给我们配备了冰袖,还有各类补给用品。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体育赛事的志愿者工作,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这次田径测试赛志愿者的任务特别重,除了在酒店工作的志愿者,其他志愿者都需要长时间在室外工作。这几天,我看到大家的脸颊都被晒得通红,真的很不容易,但每一个人都没有懈怠,他们值得拥有最热烈的掌声。”世中运执委办赛会志愿者工作处副处长王思思告诉记者,为了帮助志愿者防暑降温,组委会准备了藿香正气水、菊花茶等防暑用品,并设置了午休场地,同时着重提醒大家要做好自身防护措施,“我们还准备了15名后备志愿者,一旦有个别志愿者中暑或者其他原因无法上岗,可以及时补充空位。”
本次田径测试赛技术代表廖冠群特地点赞了这群志愿者,“他们培训的时间比较短,但经过几次演练,大家进步很快,做得越来越好,为裁判团队执裁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帮助。”
气象信息提前掌握 确保赛场运行正常
供水、供电、通信、气象等,也是赛事保障工作的重要环节。
“一接到任务,晋江供电公司就马上成立专项小组,制定预案,进行推演。”田径竞委会综合保障处水电网络气象组负责人张阿育说,针对本次比赛,晋江供电公司派出25名工作人员,安海供电所也派出近10人,参与供电保障工作。“电力保障范围分为两个区域,场馆外围由供电公司负责处理,包括两个变电站,场馆内由少体校电工和安海供电所的电工负责供电设施的检修。比赛期间,每一位参与人员都坚守岗位,各司其职。”
昨日上午7时30分左右,迎来了开赛前的一场雨。张阿育透露,在阵雨来临前的半个小时,组委会就收到了气象部门发来的报告,提早获悉这一消息,“我们和气象部门沟通,将原先的一日一报,改成一日两报,即每日上午8时前和下午2时前,汇报上午和下午时段的天气情况。如出现突发性天气,也要及时汇报,做到心里有数,提前预警。”
据了解,本次测试赛的信息技术保障工作包括场馆竞赛专网保障、场馆互联网网络保障、无线电对讲设备保障、手机无线通信保障、竞赛成绩数据对接保障等,由竞赛与信息部网络技术与无线电管理处派出的信息技术协调员统一调度保障。
“比赛期间,我们在每个场馆安排了各通信运营商及相关供应商的10名保障人员进行现场保障。在赛前、赛时、赛后分时段对相关系统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巡检、监测,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置,确保赛场运行正常。”信息技术协调员黄惠娥介绍道。
设置医疗室和医疗点 医疗服务及时便捷
昨日,记者来到医疗室,医护人员正在为一名裁判员处理擦伤。众所周知,田径比赛项目多,且具有一定危险性。为了保障参赛选手、观众及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组委会通过现场设置医疗室、医疗点,并配备医护人员、设备药品和救护车,提供及时便捷的医疗服务。
在医疗室内,除了诊疗桌和诊疗床,还配备了多种医疗设备,以及各式各样的治疗药品。安海医院的沈医生告诉记者,安海医院派出五组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参与赛事医疗保障工作,每组一名医生搭配一名护士。“对于一些小伤病,如过敏、擦伤、扭伤、中暑,都可以在医疗室直接处理。如果病情重一些,会直接安排救护车送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沈医生透露,赛事期间,前来治疗的大部分是志愿者,症状多是轻微中暑,或是过敏,经过对症治疗,都已经有所好转。“最近气温很高,特别是裁判和志愿者很辛苦,需要长时间在户外工作。针对中暑这一情况,我们准备了补液。如果是脱水严重的,有配备留置针进行输液,但目前没有碰到这个情况。”
在诊疗桌上,记者看到了一本记录手册,上面记录着每一位到医疗室治疗人员的信息,包括姓名、诊断情况、治疗方式、联系方式等。“我们会对每一位病人进行回访,了解他们的情况,有没有好转之类的。如果还是难受,就让他再过来复查。”沈医生说。
田径竞委会综合保障处处长黄雅雯介绍,本次赛事的医疗保障工作由安海医院和安海卫生院负责,安海医院的医护人员展开现场医疗救治,同时配备两辆救护车,十分钟就可抵达安海医院,全力争取治疗时间。来自安海卫生院的相关人员主要负责检疫和消杀工作,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除了室内的医疗室,我们还在赛场附近设置医疗点,可以监测整个赛场的情况。简易呼吸机、除颤仪、急救药品、藿香正气水、防疫物品、担架、轮椅等一应俱全,还配备了担架员随时待命。”黄雅雯说。
严格把控出入人员 百名安保人员守护赛场
打开闽政通扫描二维码、测温、过安检、查看证件、检查随身背包……昨日上午,经过多个关卡,记者进入田径测试赛的比赛场地。田径竞委会安全保卫处副处长肖锋介绍,由于田径比赛场地范围广,且处于室外。为了防止无关人员闯入赛场,对于出入场地的人员严格把控。
随后,记者来到看台。现场可以看到,看台上,每间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名安保人员进行值守,维持现场秩序。“根据现场观众的人流量和各个区域的情况,我们会对安保人员及时进行调整,保证每个区域都有充足的安保力量。”肖锋说。
据悉,赛事期间,组委会共投入近百名安保人员,分散在热身场地、安检口、看台、场地外围等,形成一道无形的防护网。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安保人员每天上午5点多就要集合,是最早抵达比赛场地的一批工作人员。
安保室内,墙壁上的大屏幕实时显示着晋江少体校各个角落的监控画面,现场情况一目了然。肖锋透露,除了配备相应的值守人员,组委会还通过晋江少体校的300多个监控,及时掌握各个方位的情况,保证安保无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