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b版:理财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财商教育渐火 银行巧打“儿童牌”

每逢“六一”儿童节,各大商家便纷纷行动,推出各种活动,银行业也不例外。与此前频推“儿童理财”概念不同的是,当下,各家银行充分考虑少儿的活动参与感,通过各种活动增强亲子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财商。

业内人士建议,青少年理财教育宜早不宜迟,在财商教育中,应尽早让孩子学会“勤俭”和“节流”,而巧借银行产品,将对孩子财商教育起到一定作用。

银行频推儿童银行卡

早在2006年,民生银行就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推出“小鬼当家卡”,成为首张为中国儿童提供专业理财服务和知识的银行卡。其设计新颖的卡面,并搭配各种金融理财套餐,一时间吸引了众多消费者。

紧随其后,越来越多的银行机构纷纷效仿,推出了越来越多的儿童银行卡。如交通银行专为16岁以下少年儿童设计、开发了儿童理财卡,以培养孩子独立消费理财的能力。据介绍,交行儿童理财卡分男童卡和女童卡,卡面设计活泼、时尚,不仅有储蓄、取款、转账、消费等基本功能,还具有多币种活期、定期储蓄,购买货币基金和储蓄国债,网上银行等多种功能。如工行“宝贝成长卡”,该卡以家庭为单位、按照“宝贝卡+父爱卡+母爱卡”的方式发行。除了具有一般借记卡的功能外,卡片还有成长基金、成长保障、成长纪念、感恩回报等特色功能。

招商银行更是在前几年联姻“愤怒的小鸟”,推出“愤怒的小鸟”亲子银行卡。不仅卡面充满童趣和家庭亲子感,兼具少儿银行卡的功能,还包含了多重亲子福利,如联合亲子商户,一同推出亲子权益和价值不菲的亲子玩趣成长礼包等,将亲子互动与银行亲密结合在一起。

频推少儿理财活动

除了争推少儿银行卡之外,银行业也积极探索,推出各种类型的少儿活动,如“小小银行家”“亲子嘉年华”等活动,将财商教育以轻松愉悦的方式进行传导。

“孩子压岁钱如何打理?如何让孩子有金钱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烦恼,何时开始进行孩子的财商教育,如何做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接受呢?财商教育活动或许是一次良好的尝试。

“理财要从娃娃抓起,已成为不少家长的共识,但如何做,却成了难题。”某银行零售业务工作人员表示,“正是看到这块领域的潜力,目前银行业也正积极推出相应的服务,家长不妨借银行产品,从而更好地培养少儿财商。”

如某银行近期推出的亲子嘉年华活动,将亲子互动、折扣优惠、财商教育融合为一体,让孩子在亲子活动中,学会一些金融知识;再如某银行推出的“小小理财师”的儿童理财沙龙活动,现场穿插有趣的游戏环节,理财师教小朋友们辨识人民币、点钞示范、技能讲解、点钞比赛等,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小朋友们对理财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能培养初步的理财意识和金融概念。

财商教育宜早不宜迟

据了解,5至7岁是儿童数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孩子对数字除了形象的认知外,已经开始抽象的思考。此时开始进行早期理财教育是较为合适的时机。

银行理财师建议,首先便可以从引导如何合理使用压岁钱入手。首先,家长可以让孩子适度参与家庭开支,以此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其二,在孩子消费前,可以让其了解商品的价值,适当用孩子的储蓄资金进行购买,让其对价值和价格有一个认知。

“开源对孩子并不太合适,但节流是应首先养成的一个习惯。”理财师表示,“养成良好的消费观和理财观,培养良好的理财意识,便是少儿时期的一个目标。利用压岁钱可以养成储蓄的习惯,家长也可以与孩子共同协商,利用压岁钱进行基金定投,感受理财带来的喜悦。家长还可以培养孩子养成定期记账的习惯,学会合理安排生活花费等,逐步培养理财的习惯。”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