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b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金井围头村吴秀梨一家三代党员的初心解读——

时代虽然不同 标签始终红色

本报记者 蔡培仁 摄

本报记者 蔡培仁

早上6点25分,金井围头村敬老院。

厨房里,81岁的吴秀梨已经从家里过来,开始给敬老院的老人们准备早餐。照顾老人是件吃力的事情,尤其是照顾一大帮老人,但这些年,作为一名有着57年党龄的老党员,同样是高龄老人的吴秀梨,却把这件苦差事当成乐事。

多年来,不管是烈日当空高照,还是刮台风下暴雨,吴秀梨都会坚持到敬老院去照顾老人:老人的一日三餐她都会亲手分配饭菜,还给老人讲故事、唱红歌、教做健身操、帮他们剪发按摩……

本期“寻找百年党龄家庭,讲述平凡初心故事”采访组来到有着“海峡第一村”美誉的围头村村民吴秀梨家中,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初心故事。

家庭榜单

吴秀梨(右二),81岁,围头村敬老院院长,党龄57年

洪水平(左二),60岁,围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党龄32年

洪万亚(左一),36岁,围头村海峡水产负责人,党龄2年

洪观观(右一),29岁,任职于晋江经济开发区,党龄9年

吴秀梨:倡议建成全省首家村办养老院

作为一名围头村人,记忆最深的应该就是“八二三炮战”,吴秀梨也不例外。1958年,吴秀梨刚满18岁,是一名淳朴美丽的小姑娘,丈夫洪我洲比她大5岁,在民兵连当指导员。炮战时期,洪我洲负责帮助运送炮弹,吴秀梨则是战地卫生员。两人也是在炮战烽火中渐渐产生感情并完婚。

“经历了炮战,让我看到了祖国的强大,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党对人民群众的重视;让我相信只有党才能让民族更加兴旺,国家更加富强。”吴秀梨说,那个时候,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就成为她的梦想。

1964年,吴秀梨放下“五尺枪”,当起了大队妇女主任并申请入党,1965年,她光荣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几十年来,她认真履职,总是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困难群众,多次被评为福建省三八红旗手,入选福建省好人榜。

有一件事让吴秀梨很牵挂,那就是村里有许多孤寡困难老人。她想,要是能建一个敬老院,让他们有个集中养老的地方,就能解决很多问题。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水平(时任村委会主任),水平很赞同,马上在村两委开会时讨论,很快就通过了。”吴秀梨笑着说,就这样,2008年,围头敬老院这个福建省首家村办敬老院成立了。

敬老院成立当天,最开心的莫过于吴秀梨。也就是从那时起,她待在敬老院的时间比在家里还多。

(下转2版)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