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b版:晋江少年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成功小记者木作之“旅”

书签

智慧

本报小记者_吴怡萱 李兴炜

杨子墨 林思妍 文图

本报讯 在我们身边总会弥漫木头淡雅的芳香,比如木筷、木板凳、木柜……近日,晋江安海成功中心小学六年段小记者踏上木作之“旅”——走进大仝手作馆,领略木雕的魅力,并体验了把当工匠的乐趣。

充满艺术气息的房屋,古色古香的衣帘,古风旗袍……房间木雕作品琳琅满目。同学们纷纷落座,一个个求知的眼神投向木匠张师傅,而张师傅也一一回应着这些小眼神,满怀热情地述说着中国木雕工艺历史、木雕工艺制作流程、木工工具注意事项、卯榫结构等相关知识。

做书签是大家最期待的环节。张师傅让大家围桌而坐,只见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制作工具,有不同粗细的砂纸,流苏、珠子及本场主角——木块。张师傅先示范了一遍,然后小记者们按照张师傅传授的方法,先用颜色最深的磨砂纸将木板的各个角落的粗纹磨光滑,接着按颜色深浅顺序依次磨木板,直到木板形成自己理想的状态,再用一个能使木板质感更加细腻光滑的打磨棉做最后抛光。最后的装饰环节,小记者们把流苏和木珠子系在小木块上的圆孔里,“哇,一个漂亮的书签诞生了!”耳边不时传来小记者们的惊叹声。紧接着,大家又排着队请张师傅为他们的书签印上漂亮的图案,有的小记者在书签刻上自己的星座,有的小记者在书签上刻上自己的名字,这样一来,小书签更美丽了,可谓锦上添花。最后,小记者们纷纷为自己的书签涂上蜡油。看着自己亲手做的书签,小记者们自豪感爆棚。

一张张小小的书签,承载着孩子们对读书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通过此次书签制作活动,既锻炼了小记者的动手能力,又激发了大家的读书欲望,激励大家在活动中学习,在读书中成长。

小记者感言

随着一张张砂纸的“磨砺”,原本粗糙的木片,表面也变得光滑。穿上流苏,印上喜欢的图案,涂上防止氧化的涂料,就大功告成了。春风中,小记者们带上心仪的书签回到了学校。王梓晴(六年5班)

这次的小记者活动让我懂得了,美丽的事物需要千锤百炼。学习也一样,我定要努力刻苦,不负众望。

许雅菲(六年5班)

制作书签时,我们遇到了一些从未遇见的困难,好在经过一番思量后,我们终于找到了克服困难的方法。我不禁感慨:看来,只有亲手创造的东西,才最好!

黄继强(六年5班)

在这个漫长而又美好的时光中,我在木工的海洋里乘风破浪,体会到了它无限的魅力与文化的博深,也在木雕这门工艺中明白了:慢工出细活,万事不可急躁。

陈莹莹(六年6班)

了解木雕文化,博大精深,直呼美哉妙哉;动手制作书签,百般打磨,直呼难哉难哉。一张张精美的书签,雕刻着对未来的希望,启发着我们奋发努力。杨诗莹(六年6班)

此次体验让我们明白了,哪怕是最简单的打磨,也需要付出专注和努力。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每一件木质品背后,都有一份让人值得敬佩和尊重的可贵匠心!

吴佳颖(六年6班)

指导老师_曾虹玲 林金莲

指导记者_张之杰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