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蔡培仁
面朝大海,蝴蝶纷飞。今年43岁、家住晋江金井镇塘东村的蔡竞翔近段时间又黑了不少,这些天,他从早到晚都泡在靠近塘东沙堤的一处家族老宅顺隆小院里,为自己多年来的梦想忙碌着。
2014年,在青阳从事动画设计的蔡竞翔发现,孩时经常玩耍的美丽沙堤上海漂垃圾问题越来越严重。于是,他开始每天一大早带着一个塑料袋,在散步健身的同时,捡拾海漂垃圾。“每天都能捡回满满的一大袋。”蔡竞翔说,设计专业出身的他在捡拾中却发现了另一种“美”。在他看来,这些垃圾只要稍加改造,就能变成特别的艺术品。
2016年,塘东义工队临时成立,每周日,塘东沙堤上总会迎来义工队捡拾海漂垃圾,从几个人到十几人再到后来的百余人。看着越来越多村民一起为村庄的发展助力,蔡竞翔更有干劲了。
2017年,在村里一些年轻人的共同努力下,蔡竞翔利用村中一栋华侨红砖古厝打造了一个“原乡之家”。“当时来塘东村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希望能够做一个共享空间,让大家进一步认识了解塘东。”蔡竞翔说,他把几年来捡拾的海漂垃圾也搬进了“原乡之家”,让大家欣赏,这也是他对海洋保护的一个最初期的宣传。后来,有媒体朋友看到他的海漂垃圾作品后,建议他做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情——打造海漂陈列馆。
贝壳、黑珊瑚、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鲎标本、破旧杉木……昨日,走进顺隆小院,蔡竞翔正在院内忙着搭建一个防晒棚。在他的带领下,记者看到目前还相对简陋的海漂陈列馆,里面陈列着10来件经过他改造的海漂垃圾作品,造型独特的船木、栽种着多肉植物的瓦罐、形态不一的贝壳,作品虽少,却个个精致。小院里还栽种着不少绿植,蝴蝶飞舞,小鸟鸣叫,令人耳目一新。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在金井镇政府和公益机构的支持下,蔡竞翔的海漂陈列馆举行了首场公益活动,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这些从海滩上捡来的浮木、海生物壳等漂流物,经过收集、改造,变成如此精美的艺术品,实在令人赞叹。”带着幼儿园小朋友前来参观的金井镇幼教党支部书记许以姗说。
蔡竞翔表示,今后他还打算把体验融入陈列馆,让来到塘东的游客都能去体验捡拾海漂垃圾、体验垃圾的改造制作,通过体验更好地了解海洋文化,懂得珍惜、保护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