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曾舟萍) 近日,2020晋江市人居环境整治实绩考评中,晋江市罗山街道苏内社区综合考评成绩排名第二。
看到这样的成绩,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惊喜,因为在2018年8月之前,苏内还是一个“奋蹄马”社区。从2019年开始,苏内社区便大力整治人居环境,社区环境实现了彻彻底底的大变样。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苏内社区中路56号的柯碧治家门口,她一边给小孙子喂饭,一边看着在门口休闲公园玩耍的小孙女。小孙女曾嘉颍正在玩耍的休闲公园,地面以防水石铺设,并设置了户外跷跷板、漫步机、自行车等十多种运动器材,干净整洁。
“这里之前是一块空地,有人在空地用破木板和破布围成鸡圈养鸡鸭,非常脏也非常臭,蚊子苍蝇也特别多。现在就好了,改成休闲公园,每天很多居民都在这儿锻炼,很热闹,我们很开心,大家都很开心。”柯碧治说。
柯碧治家门口的小公园,仅是近期苏内建设完成的三个小公园的其中一个。“近期我们投入100多万元,完成了一个休闲公园,一个高甲戏主题公园,一个党建公园的建设。”苏内社区党支部书记曾金龙介绍,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在罗山街道的协助下,苏内社区邀请到了汕头大学的大学生团队对社区的人居环境整治进行规划。随后,社区按照规划逐步实施,先清理出杂草杂物的空地,并在一些老式房屋的房前屋后绘制上党建、环保、民俗文化等主题墙画,居民们都非常支持。
为了让人居环境更上一层楼,社区与群众协商借地改造环境。为让群众放心,社区找到测量公司对土地进行测量,并拍照存档,再找到专业人员拟定借地协议。最后社区与居民签订协议。“即便借了地后,社区也会就出借土地如何使用与居民进行探讨,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让居民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有更多的参与感。”曾金龙说,因为工作到位,社区先后与居民签订借地协议30多份,所借土地全部用于微景观、社区口袋公园的建设,既提升社区气质“颜值”,又为居民休闲提供了好去处。
社区环境的大变化,也让大部分居民自发成为整洁、舒适环境的维护者。“社区主任把自家围墙的石头拆了,让社区用于微景观建设。一开始社区想购置一些木花箱,后来发现价格太高,社区书记就找来木板,还请了工人把木板钉成花箱,免费提供给居民使用。”苏内社区支委曾秀弯介绍,因为社区两委、党员的带动作用,不少没有借地的居民也自发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他们将自家的花草树木无偿献出,做好门前屋后环境卫生,共同为社区的景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几年,我们不仅扮靓了我们的社区,更是把生态文明、环保理念植入了苏内居民的心里。”曾金龙介绍,2019年苏内就被列为晋江市人居环境示范村。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体现,需要持续用力。未来,苏内社区还将有计划地逐步进行人文景观提升,为苏内居民创造更为优美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