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赖自煌 通讯员 陈思颖) 18日上午,晋江磁灶三吴村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实地走访参观三吴村在建项目,详细了解村建项目发展遇到的难题,为三吴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当天,晋江市乡村导师帮带制“乡创联盟”第十一组的首场活动走进三吴村,开展“重走老区学党史,导师帮带促发展”考察学习活动,举行结对共建仪式,深入探讨帮带方案,进行经验交流。
据介绍,晋江市推行的乡村导师帮带制“乡创联盟”试点工作充分借鉴浙江省“导师帮带制”和福建省、泉州市近年来推行的传帮带经验做法,旨在抓实年轻干部导师联系培养制度,促进以强带弱、优势互补、共同提升,推动基层干部素质不断增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进步、基层治理不断提升。“乡创联盟”第十一组以磁灶镇党委副书记陈礼新为政治辅导员,磁灶苏垵、新垵、三吴及英林嘉排、内坑亭顶、东石潘径、紫帽紫星、龙湖龙园的村组织书记为小组成员。其中,苏垵村党支部书记陈树森和新垵村党总支部书记林钦为小组帮带导师,三吴村党支部书记吴立钊为小组帮带对象。
活动期间,“乡创联盟”第十一组根据组员村是“老区村”的特点,将组名命名为“星火乡创联盟”,取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方面是对革命年代的追忆和对革命精神的继承;另一方面,象征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星星之火在领头雁村的带领下形成燎原之势,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坚实力量。
交流会上,三吴村第一书记吴志坚围绕“一年打基础、两年大转变、三年争先进”的转化治理目标,简要汇报三吴村近年来的工作情况,提出“村前工业园、村中是家园、村后是田园、田园变乐园”的发展思路,以项目运作为抓手,力争实现村庄新转变。
针对三吴村提出的发展瓶颈,亭顶村党支部书记曾马玲介绍了“红色粮仓”的历史由来、项目运营等方面的经验,表示要充分利用好资源,深入挖掘故事,为同是“老区村”的三吴村提供建设思路;苏垵村党支部书记陈树森从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氛围营造等方面,详细介绍苏垵村“乡村旅游”建设路径,为三吴村溪流沿岸景观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提出要充分利用新垵水库、九十九溪等资源,串点成线,打造磁灶的乡村旅游示范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