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利实体 引入“活水” 纾解“融资贵”
如何灵活地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一直是晋江农商银行在发展前行时的思考题,而创新就成了“解题”的关键词。
“税e贷”“能源贷”“保险贷”“创保贷”“银担”合作模式等一批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推出,让企业的发展有了更多“出路”。
依托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该行还创新推出面向中小微型企业等的“福工·信e贷”产品,免除小微企业寻找抵质押品和第三方担保的痛点。截至3月末,“信e贷”授信621户、用信金额5.48亿元,放款总额位居泉州市银行业首位。除此之外,该行于去年4月份正式入驻“福建省金融服务云平台”,截至3月末,该行通过“金服云”平台授信879户、金额14.68亿元,用信876户、金额13.82亿元,授信及放款总额均位列全省农信系统首位。
流程快,缓解“融资繁”。晋江农商银行践行“马上就办”工作精神,推行“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服务机制,建立转续贷效率考核机制,续贷效率由最初超过5天缩减为目前0.73天,基本能实现隔日续贷甚至当日续贷。
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晋江农商银行表示,下阶段将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与小微企业构建“命运共同体”,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
“晋江农商行的办贷效率非常快,纾困贷款利率低,非常好用,正好缓解了我的资金缺口。”晋江市某服装织造有限公司负责人蔡先生感慨道。该公司是一家以生产瑜伽服、泳装、运动内衣为主的知名品牌企业和外贸企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原材料价格上涨、外贸订单收缩,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且回款周期变长,面临较大资金压力。在晋江农商银行金融助理的宣传推介下,该公司负责人了解到纾困贷款这一优惠政策,通过“金服云”平台发起贷款申请,短短3个工作日就获得了年利率3.35%、额度500万元的纾困贷款。
对企业积极纾困帮扶,这并非晋江农商银行的个例。目前,该行已累计为188家企业发放了6.9亿元的纾困贷款,放款总额位居全省农信系统、晋江市银行业首位,累计发放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贷款133.51亿元。
创新产品 完善机制 破解“融资难”
近年来,晋江农商银行先行先试,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方面精准发力,深入贯彻“六稳”“六保”,通过下调利率、延期还本付息、减免费用等实实在在的举措,真金白银为实体经济降成本。2020年以来,该行减费让利政策下的受惠企业数累计达3.74万家、金额8389万元,受惠个人116.56万人、金额5957万元。
据了解,疫情发生后,晋江农商银行主动全面下调各类贷款利率标准,发放的6.9亿元纾困贷款为企业节约利息1318万元,并帮助282家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申请贷款贴息补助资金816.46万元。
该行还充分运用人民银行“普惠小微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升级推出“年审贷4.0”,进一步拓宽减费让利覆盖面,有效缓解企业还款压力。截至3月末,该行无还本续贷累计办理6752笔、金额59.51亿元,累计为1816家普惠小微企业办理延期还本17.11亿元。
各项贷款余额269.07亿元、为服务小微企业投放信贷192.36亿元、贷款平均转续贷天数0.73天、减费让利惠及企业数3.74万家、发放全省第一笔纾困贷款……这一串串亮眼数据的背后,是晋江农商银行把服务三农、实体经济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写照,也是该行坚守金融为民初心的担当。
截至2021年3月末,该行各项存款余额429.04亿元,比年初增加23.62亿元,存款规模位居全省农信系统县级行社、晋江市22家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双第一”;各项贷款余额269.07亿元,比年初增加13.59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92.36亿元、占比71.49%。
本报记者_陈荣汉 通讯员_黄鸿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