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b版:天下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全票通过!

据新华社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30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经表决,全票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一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二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产生办法和表决程序》。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签署第75、76号主席令予以公布。栗战书委员长主持闭幕会。

林郑月娥:坚定支持全国人大常委会

修订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

新华社香港3月30日电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30日通过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修订案,对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立法会的产生办法作出系统修改和完善。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当日发表声明表示,她和特区政府管治团队坚定支持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有关修订案,完善特区选举制度,建立一套符合“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符合香港实际情况、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的政治体制。

林郑月娥指出,她和特区政府将全力以赴依照新修订的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推动修改本地相关选举法律的工作,并做好公众解说,让更多香港市民认同完善选举制度的必要性、迫切性,支持有关工作。她说,待立法会通过有关选举条例后,特区政府会按序、有效地依法组织和规管相关选举活动,贯彻落实新选举制度。

林郑月娥强调,她会带领管治团队继续履职尽责,坚持依法治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确保香港大局稳定。她深信完善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可有效解决近年香港社会泛政治化和内耗不断的困局,有助切实提高特区治理效能。特区肯定能用好自身的独特优势,并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拓展经济,改善民生,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修改完善香港选举制度 是对香港民主制度的优化和发展”

——专访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邓中华

据新华社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对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的修改。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邓中华受访指出,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的授权,对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两个产生办法作出的一次系统修订,明确规定了选举委员会的构成和产生办法,新的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产生办法,以及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的运作机制等。修改完善香港选举制度是对香港民主制度的优化和发展。

邓中华介绍说,这次修改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主要是为了堵塞香港特别行政区现行选举制度中存在的漏洞和缺陷,构建一套符合香港实际情况、与“一国两制”实践要求相适应、具有香港特色的民主制度。

邓中华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修订的重点,是调整优化选举委员会的构成,赋予它新的职能。在构成方面,一是扩大了选举委员会的规模,将选举委员会人数由1200人增加至1500人。二是将原来的四大界别增加到五大界别,将“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政协委员和有关全国性团体香港成员的代表界”单列为第五界别,在选委会中强化了国家利益的代表。这一调整有利于选举委员会在履行职能时从国家和香港的角度考虑问题,作出符合国家和香港利益的选择。三是对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作了优化和调整,由原来的38个界别分组调整为40个界别分组,比如,第一界别增设了“中小企业”界别分组,第三界别增设了“基层社团”“同乡社团”界别分组,第四界别增设了“内地港人团体的代表”界别分组,第五界别设立了有关全国性团体香港成员的代表界别分组等,并对原有的界别分组作了一些合并和调整。这些优化和调整反映了香港社会政治经济情况的发展变化,体现了均衡参与原则,也进一步增加了基层利益代表的声音。在职能方面,选举委员会除继续提名并选举产生行政长官外,增加了两项重要职能:一是负责选举产生较大比例的立法会议员,二是参与提名全部立法会议员候选人。作出这样的制度设计是着眼于进一步扩大立法会代表性,并更好体现社会各界的均衡参与,有利于确保立法会不仅能代表不同行业界别和地区的利益,而且能更好代表香港社会整体利益。

修订后的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地区组织代表”界别分组中没有出现区议会议员,附件二也取消了立法会中区议会(一)、区议会(二)的席位。对此,邓中华指出,区议会是香港的区域组织,本应在基本法规定的范围内履行职责,但近年来,区议会运作已严重偏离了基本法第九十七条规定的“接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就有关地区管理和其他事务的咨询”的职能和“非政权性的区域组织”的性质。之所以如此,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区议会议员大比例成为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的成员,并在立法会中占有较多席位,变相地改变了区议会的性质和定位,使区议会在香港特区政治生活中影响过大,甚至成为一些人从事反中乱港活动的重要平台。要促使区议会回归基本法对它的定位,就必须取消其在选委会和立法会中的席位,削弱它的政治功能。中央有关部门在前一阶段听取香港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建议时,很多香港人士呼吁取消区议会在选举委员会和立法会中的席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认真研究后采纳了这一意见。作出这一修改,将促使区议会回归原本的职能、定位,做好地区服务工作。既然是运用政府公帑,就应该真正地为基层社区谋福利、做实事,真正为特区政府提供有价值、有建设性的咨询意见,真正成为特区政府和普通市民之间的沟通桥梁。决不允许区议会成为从事反中乱港活动的平台。

此次完善香港选举制度,设立了候选人资格审查机制。对于这一制度设计背后的考虑,邓中华表示,根据全国人大3月11日的决定和新修订的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香港特别行政区将设立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负责审查并确认选举委员会委员候选人、行政长官候选人和立法会议员候选人的资格。作出这一规定,其目的就是既要确保有关候选人符合参选年龄、国籍、居留权、有无犯罪记录等一般性的资格要求,还要符合拥护基本法、效忠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定要求和条件,以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

对于反对派是否还有参政空间、香港将来能否保持多元包容的政治文化,邓中华指出,我们强调“爱国者治港”,绝不是搞“清一色”和“一言堂”,绝不是说不能对特区政府的施政提出不同甚至反对的意见。任何有意愿参选的人士,只要符合爱国者标准,获得足够提名和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对其资格的确认,都可以参选并依法当选。香港将继续保持多元包容的政治文化。

他表示,长期以来,两大制度性难题一直困扰着香港社会,一个是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迟迟未立而导致香港特区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处于“不设防”的状态,另一个是香港政治发展问题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而导致香港社会争拗不断、撕裂加剧。随着香港国安法的制定实施,随着新的选举制度在香港落地执行,这两大制度性难题将得到有效解决,关乎香港政治稳定和政权安全的隐患和风险将得以消除,香港有望从长期的政治争拗和对立对抗中解脱出来,齐心协力抓民生,聚精会神谋发展。香港的前景必将更加美好,香港市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

国际时评

不要在“爱国者理政”上

搞双重标准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30日审议通过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修订案,这标志着“爱国者治港”原则有了重要制度性保障,也表明符合香港实际的民主制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少数西方国家的一些势力蠢蠢欲动,信口雌黄,开始了新一波抹黑香港法治、“污名化”中国的动作。

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少数西方国家一直在“爱国者理政”这一问题上大搞双重标准。众所周知,由爱国者治国理政,是国际公认的基本政治伦理,也是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在政治制度设计中普遍遵循的原则。此次完善香港选举制度强调“爱国者治港”原则,为所有想要进入香港特别行政区管治架构的人定下了一条已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有利于香港的“铁规”。但少数西方国家对此却一再攻击,肆意抹黑,企图干扰、延缓中国崛起步伐。

那么,西方国家自己是怎么做的呢?

为确保“爱国者理政”,西方国家对公职人员的忠诚义务有着明确的规定。美国要求政府工作人员忠诚于宪法和法律,以“负面清单”方式禁止有违忠诚义务的人担任公职;英国议会议员仅限于英国公民担任,重要公职人员出生地必须是英国;德国规定“公务员对于国家及宪法应负特别的政治上的忠诚义务”。

为确保“爱国者理政”,西方国家在选举规则上下足了功夫,防患于未然。美国通过选举规则确保当选者是“爱国者”,禁止有违效忠义务的人参选公职,在竞选过程中限制外国人对候选人的影响。英国通过中央主导地方选举维护国家选举安全和宪制秩序,严格限制外国捐助参选政党,对公职人员忠于国家的操守作出具体规定。德国有整套严密的监察体制,防止、监察或惩戒公职人员违反效忠义务。

为确保政治体制的顺利运行,对选举制度进行修订是国际通行做法。比如,在上世纪50年代,针对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动辄政党满天飞的乱象,联邦德国修改议会选举制度,特别设立“议会门槛”——政党进入联邦议会应获得至少5%的选票,以防范类似纳粹党等极端右翼政党兴风作浪。又比如,最近美国国会众议院也通过关于选举法律修改的议案。因此,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怎么设计、怎么完善纯属中国内政,任何外国势力都无权说三道四。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是不得不对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进行修订。前些年,反中乱港分子利用香港选举制度漏洞,频频阻挠特区政府施政甚至谋夺特区管治权,把香港搞得乌烟瘴气,让“东方明珠”蒙尘。而少数西方国家在幕后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对反中乱港分子祸乱香港的行径或幸灾乐祸,或煽风点火,或撑腰打气,不但企图搞乱香港,而且妄图通过“港版颜色革命”向中国内地进行政治渗透。这些行径严重破坏香港社会稳定,严重损害香港民生福祉,中央政府不可能坐视不管。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选举制度,确保“爱国者治港”,是为了正本清源、筑牢屏障,从根本上维护香港特区的政治稳定和政权安全,为“东方明珠”的长期繁荣稳定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应当看到,少数西方国家的歪曲、抹黑压根是站不住脚的,某些人“民主梦想的终结”“彻底斩断香港的民主选举”之类的“痛心疾首”更为可笑。坚持“爱国者理政”是让那些不爱国不爱港的人彻底出局,但绝不意味着未来香港的政治生态就会是听不到任何不同观点和声音的“清一色”局面。只要坚持爱国这个底线,任何党派都可以依法参选、当选,包括反对派。而且,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和自由将得到更加充分的保障,香港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将更加稳固,法治和营商环境将更加优良,行政立法关系将更加顺畅,社会氛围将更加和谐,长期困扰香港的各类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将更有条件得到有效解决。

历史潮流,浩浩荡荡。21世纪的今天,少数西方国家还沉溺于“西方中心论”里不可自拔,在对华问题上颐指气使,令人遗憾。美国《新闻周刊》网站日前刊文指出,认为美国是地缘政治宇宙的中心并非新鲜事,但如果听任这种自恋情绪主导我们理解世界的参照系,那就是个错误。是的,少数西方国家罢手吧,该醒醒了。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