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b版:文体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晋江团市委宣传部部长王思思:

志愿者需有强健体魄和良好心态

本报记者_林小杰

作为负责本次晋江2020世中运志愿者招募工作的一员,晋江团市委宣传部部长王思思深感志愿服务工作的不易。她认为,志愿者就是外国运动员与大会沟通的桥梁,他们需要有强健体魄和良好心态。

随着晋江承办的国际赛事越来越多,大赛的志愿服务也越来越重要。“经过这些国际大赛的服务,志愿者得到了许多成长。但每次临近大赛,都能看到他们的不容易。”王思思告诉记者,若是遇到马拉松赛事,他们可能凌晨3点就要起床赶往会场。之前国际大体联足球赛期间,担任接待岗位的志愿者,晚上12点才回到学校,第二天6点多就出发是常态。“因此,在如此高强度的志愿服务下,对于志愿者的体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除了体力方面,志愿者在心理承受方面同样承受着巨大的考验。“就拿接待岗位的志愿者来说,他们是外国运动员与本地各个部门交流和沟通的桥梁。有时候,运动员临时需要进行训练,志愿者需要做的就是将运动员的需求反馈给相关部门。”王思思说,但训练场地可能都已提前安排好了,当无法满足运动员要求的时候,他们的负面情绪可能就会发在志愿者身上。

“因为晋江2020世中运的志愿者需要进行长时间作战,身体上的疲惫可能会导致志愿者服务热情下降,伴随着各种复杂的心情。所以经过总结,我们后来在做志愿者组织工作时,更加注重志愿者心理调节的工作。”王思思表示,本次晋江2020世中运将在4月份进行志愿者的培训工作,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程,就是邀请首都体育学院开展志愿者心理疏导课。

谈及整个晋江2020世中运志愿者的筹备工作,王思思表示,这对于晋江团市委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之前,我们接触的都是单项的赛事,比如马拉松、国际大体联足球赛等,构成相对比较简单,而且数量最多也就1000多人。但这次的晋江2020世中运,需要的人数就将近5000人。”

做好这5000人的保障工作,同样是晋江团市委的工作重点。“届时,将会有5000名志愿者在晋江的所有赛事场馆进行流通,所以如何有序地调度用车和保障志愿者的用餐,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为此,晋江团市委组织学习国内大型赛事的志愿者保障工作经验,王思思表示,目前确定以“谁使用、谁负责、谁管理”原则开展志愿者保障工作。

专访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