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气温回暖 警惕急性胃肠炎 亲子健康 春季虽然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黄金”季节,但天气乍暖还寒,冷暖不定,也是小儿急性胃肠炎的高发期。日前,记者从晋江市医院儿科门诊了解到,近期小儿急性胃肠炎患儿较多。晋江市医院三病区副主任医师林利平提醒广大家长,春季气温回暖,各种细菌、病毒异常活跃,小朋友一定要注意卫生,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不能暴饮暴食。 肚子痛原是“急性胃肠炎” 春天来了,气温上升,家庭户外活动也增加了。家住宝龙小区的林女士带儿子(豆豆)去踏青,其间,豆豆很开心,又是踩沙子、弄沙堡等,还吃了不少零食及大人烤的烤串,谁知第二天一早起来,豆豆就开始说肚子痛,还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林女士赶紧带他去医院就诊,经检查,豆豆被诊断为急性胃肠炎。 “最近门诊发现,有好几例小儿急性胃肠炎。”林利平说道,一般说来,小儿急性胃肠炎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第一:小儿急性胃肠炎肠道内的感染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特别是致病性大肠杆菌,是主要的致病菌。假如孩子生病后大量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还会造成霉菌对胃肠的侵犯;第二:婴幼儿出现这个症状,是因不合理喂养,孩子吃得过多或过少;或过早、过多吃淀粉类、脂肪类食物;突然改变食物,如突然断奶等,都能引起小儿急性胃肠炎。还有小朋友因暴饮暴食、进食生冷食物、不洁食物等也会引起。它的主要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等。 家长如何做好预防? 另外,在门诊中发现家长有这样一个误区那就是看到孩子呕吐后,急于喂孩子吃东西,其实这样是不对的。“一般呕吐完半小时内不建议进食,防止食物进一步对肠胃造成刺激。”林利平说道,家长要注意给孩子补充水分,因为呕吐会导致体内的水分大量缺失,补充水分不仅可以缓解恶心、呕吐的情况,也能够防止身体在呕吐后出现脱水。如果严重呕吐的话,建议暂时禁食4~6小时。 此外,林利平说道,小儿急性胃肠炎多由于病从口入。家长要严格把控食物关。特别提醒家长,带孩子户外活动时也应注意“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春季是肠道病毒感染容易发生的季节,对于孩子尤其要讲究环境、食品和个人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洗手。确保一日三餐的正常摄入,避免营养不良或暴饮暴食,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适当摄取蛋白质类的食物。春天尽管天气转暖,但是气温变化大,尤其是早晚与中午的温差还相当大,因此,要及时给孩子添加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