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_李玲玲 文图
“医生,今天有空吗?可不可以帮我量一下血压?”8日,在晋江市医院晋南分院鲁东村卫生所,69岁的施大爷和往日一样前来检查。见到记者,施大爷热情地向记者称赞道:“以前要看病、买药得跑到其他村,现在村里有了卫生所,方便多了!”
3月1日,晋江市医院晋南分院一体化卫生所——鲁东村卫生所正式运行,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的健康服务。同时,该卫生所将优先保障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以及空巢老人、高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卫生健康服务,打通基层医养结合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家门口的一体化卫生所
8日,记者来到龙湖镇鲁东村幸福院,这是一家村级公益养老院,集“休闲娱乐、康养居住”为一体。晋江市医院晋南分院鲁东村卫生所就在这座幸福院的五楼。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搭乘电梯抵达五楼。电梯门一开,一个干净整洁的卫生所展现眼前。
“这一层面积约200平方米,设有中西医诊室、中医治未病室、治疗室、中西药房、公共卫生室、健康自测小屋等,常用的设备和药品也很齐全。”晋南分院常驻医师王美滚告诉记者,卫生所内还有方便村民挂号和缴费的多功能自助终端。
“目前,我这边主要提供入户随访和坐诊服务。”王美滚表示,每周一至周五的早上,他都会到村里进行入户随访,为老人和慢病患者提供健康档案建立、健康问题指导、健康监测管理等服务,下午则在卫生所内坐诊,为普通患者提供及时有效诊治,减少患者到上级医院来回奔波的不便。
当天,鲁东村村民施大爷碰巧前来问询。他高兴地向记者表示,以往由于村里没有卫生所,他每次都要跑到其他村买降压药。现在,他只要出家门口走几步就能买到药,常驻的王医生还能帮他量血压,指导正确用药。“真的方便太多了!”施大爷微笑地说。
全力打造医养结合新范本
记者了解到,为积极应对日益增长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满足“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医养结合需求,早在2018年,时任晋江市中医院副院长、紫帽镇卫生院党支部书记的尤夏洪便积极探索如何深入推进基层医养结合服务。在晋江市卫健局、医保局和中医院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下,2018年10月,由尤夏洪牵头负责的紫帽镇园坂村卫生所正式投用,成为泉州地区首家市镇村一体化卫生所。该卫生所成立后,不仅填补了园坂村长期没有卫生所的空白,同时卫生所毗邻敬老院,和敬老院使用同一建筑,是晋江市唯一一家公办医养结合工作实践点,成功实现了老年人医养“无缝对接”。
今年2月,从晋江市中医院调任晋江市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晋南分院院长的尤夏洪,将“园坂样本”带到了晋南地区。“参照园坂村的模式,我们也想在晋南地区打造一个新的医养结合范本。”尤夏洪告诉记者,大部分高龄老人,都患有一种或几种慢性病,如果发病的时候身边没人或者身边的人没有专业护理知识,往往会延误第一抢救时间,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此次鲁东卫生所嵌入养老院,一方面,可以方便老年慢性病患者,无需出门即可享受诊治与康复等一站式服务,打造‘15分钟黄金救治圈’;另一方面,常驻医生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在平日里还能指导生活习惯、融入健康理念,实现慢性病全过程管理。”尤夏洪如是表示。
此外,尤夏洪向记者透露,鲁东卫生所运行后,晋江市医院晋南分院还将逐步把医疗工作重心从镇级向村级下移。除了派医生常驻,为村内的老人、慢病患者建档立卡、上门服务之外,还计划定期派医院的专家下乡义诊,同时开展“把药送到家”服务,让村民养老、看病离家不离村,真正打通基层医养结合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村民在家门口便可享受便捷的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