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b版:本地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接1版)

除了产业扶持与支撑,沿海和山区之间干部交流挂职,让老区干部视野更宽、思想更解放。10年来,晋江长汀开展干部挂职交流18人,推动了两地干部交流。

随着项目陆续落地,帮扶资金持续投入,人才资源共培共享,长汀县也铆足劲求发展。2017年至2020年,长汀连续四年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

农业交流 互利共赢

长汀的河田鸡、烧大块、红菇、茶油、豆制品等;上杭的贵妃鸡养生汤、烤乳鸽、海鲜菇、通贤乌兔等;晋江的灵水菜脯、衙口花生、拳头母、猪肉粕……

这些年来,晋江创新消费扶贫模式,连续每年举办优质农产品展销活动,邀请优质农产品供应商对农产品进行集中展示。他们带来了当地优质特色农产品,品鉴共享,互通有无,吸引了众多商家和市民前往采购。

这些来自三地的“好味道”,不再“养在深闺人未识”,而是不断走出山区,穿越大海,走上三地更多市民的餐桌。

来自长汀的参展商傅骁柳已经连续三年参加山海协作农产品展销对接活动。“每年举办这样的线下活动很有意义,可以实地查看产品,对接起来也更方便,效率更高。”傅骁柳说,每次参展,她从长汀带来的角粉、红糖等农产品都卖脱销,而且总能得到“意外收获”,销售渠道不断拓宽,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

“三地都有很多很优质的特色农产品,这些年来,我们积极搭建农产品进城入户平台,促进三地农业产业的深入交流,努力让更多‘长汀味道’‘上杭味道’植入晋江大街小巷、进入晋江市民家中。”晋江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友加表示。

据统计,多年来,长汀县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前往晋江市开展农产品展销活动共7期、82人次;上杭县累计组织35家特色农产品生产企业到晋江市参与对接,三地现代农业产业合作不断提质增效。

百年奋斗路,踏歌新征程。晋江将继续“大手拉小手”,不断完善和丰富山海协作模式,将这份弥足珍贵的“亲情”延续下去,持续奏响陆海联动乐章,续写山海协作新辉煌。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