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b

龟笑鳖没尾

陈和深

在闽南流传着一个发人深省的寓言故事——“龟笑鳖没尾”。这个看似简单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至今仍能给现代人以启迪。

民间传说:一只乌龟第一次爬到水帘洞游玩,看到一群猴子用长尾巴钩在树杈上荡秋千,玩得不亦乐乎。乌龟羡慕不已,对猴子说:猴子大哥,你们的尾巴真有本事。猴子友善地回答:你不是也有尾巴?乌龟这才意识到自己也有尾巴,却从未发现它的存在。猴子揪住了它的尾巴,在半空中荡来荡去,乌龟体验了用尾巴荡秋千的乐趣,兴奋地认为自己也有了一条本领大的长尾巴。

下山途中,乌龟遇到了一只鳖。当鳖表示它们属于同族时,乌龟却嘲笑鳖的尾巴太短。鳖反驳道:你还不是一样短尾巴!固执的乌龟为了证明自己,再次尝试用尾巴荡秋千,结果从树上摔下,身体分离,头部永远留在了石头上,那个地方后来被称为石龟头。

这个寓言故事生动地揭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人性弱点:我们常常像那只乌龟一样,只看到别人的不足,却忽视了自己的缺陷。乌龟的悲剧不在于它没有长尾巴,而在于它不能客观认识自己,盲目攀比,最终付出了惨痛代价。

在当今社会,这种现象比比皆是。有人嘲笑同事能力不足,却忽视自己同样需要提升;有人批评邻居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却忘记反思自己的育儿方法;有人指责社会风气浮躁,却从不检视自己的言行。这种“只见他人过,不见自己错”的态度,正是现代版“龟笑鳖没尾”的体现。

这个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首先,它教导我们要有自知之明。古人讲“吾日三省吾身”,都在强调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才能避免乌龟式的悲剧。

其次,它告诉我们要宽容待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与其盯着别人的缺点不放,不如多看看他人的长处。用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人,不仅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也能让自己心态更加平和。

最重要的是,这个寓言鼓励我们专注于自我成长。与其浪费时间在无谓的比较和嘲笑上,不如把精力放在提升自我上。“龟笑鳖没尾”的故事虽然简单,但它传递的正能量却历久弥新。在这个充满竞争和比较的时代,我们更需要这种自我反省、宽容待人的智慧。让我们记住这个闽南寓言的教训:客观认识自己,善意对待他人,专注自我成长,这样才能避免重蹈乌龟的覆辙,活出更加充实、和谐的人生。

正如闽南谚语所说:“看人得看己,笑人得笑己。”当我们学会用同样的标准要求自己和他人时,就能少一些无谓的嘲笑,多一些真诚的理解;少一些盲目的攀比,多一些踏实的进步。这或许就是这个古老寓言给现代人最宝贵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