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b

夏日戏水 耳朵也要做好防护

随着夏日的脚步悄然临近,游泳这一清凉又健康的运动方式再次成为市民们的热门选择。无论是蛙泳的悠然自得、蝶泳的激情四射,还是自由泳的速度与激情,游泳不仅能增强心肺功能、提升抵抗力,还能有效燃烧卡路里,塑造健美体形。然而,在享受游泳带来的乐趣时,你是否曾关注过你的耳朵是否也做好了准备?

晋江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提醒广大市民:享受游泳带来的乐趣的同时,也要时刻关注耳朵的健康状况。只有做好充分的预防和正确的处理,才能确保我们的耳朵在游泳季节也能安然无恙。

警惕外耳道炎“造访”

“游泳季节要特别注意耳朵的防护,避免耳道进水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晋江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主治医师卢嫏环提醒广大市民,外耳道作为声波传导的重要通道,其结构复杂且弯曲,使得进入外耳道的水容易滞留在低洼处,造成听声音时感到闷住的不适感。那么,如何在游泳时有效避免耳道进水,又该如何正确处理耳道进水的问题呢?

“我前段时间就因为游泳后耳朵进水,没处理好,结果引发了外耳道炎。”在晋江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市民张女士正在向医生诉说着自己的遭遇。张女士表示,她平时非常喜欢游泳,但每次游泳后耳朵总是容易进水,有时候用棉签擦一擦就以为没事了。然而,前不久的一次游泳后,她的耳朵却出现了疼痛、瘙痒的症状,而且听力也受到了影响。经过医生的检查,张女士被确诊为外耳道炎,这是由于耳道进水后处理不当导致的。

提耳侧头试一试

卢嫏环告诉张女士,棉签吸水法虽然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却存在很大的风险。因为外耳道积水往往位于耳道的最深处,与鼓膜相邻,使用棉签等异物强行吸水,很容易擦伤外耳道,甚至损伤鼓膜,引发外耳道出血、外耳道炎症,甚至鼓膜穿孔等严重后果。此外,金鸡独立蹦跳法和自然风干法也同样存在安全隐患,前者可能因外耳道并非笔直通道而效果不佳,后者则可能因外耳道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而滋生真菌。

那么,正确的耳道进水处理方法是什么呢?卢嫏环给出了专业建议。她表示,当耳道进水时,首先可以通过提耳侧头的方法尝试让水自然流出。具体做法是:手指捏住耳郭的顶部,轻轻向后上方提拉(婴幼儿需向后下方提拉),使弯曲的外耳道变直;然后保持提拉耳朵的同时,头向患侧倾斜,让外耳道朝向地面,借助液体自身的重力让水自然流出。如果这种方法效果不佳,或者耳道出现疼痛、瘙痒、听力下降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除了正确的处理方法外,预防耳道进水同样重要。卢嫏环建议市民在游泳时佩戴泳帽,不仅可以减少阻力、保持水池卫生、保护头发,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耳道进水。此外,家中也可以备一些干棉球,轻轻放在外耳道口作为水花迸溅入耳的第一道屏障。但需要注意的是,棉球切勿塞入外耳道内,以免引发异物入耳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