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b

制作日晷

许嘉鑫(晋江永和英墩小学四年3班)

周末午后,时光静谧似梦。翻开旧书,日晷的插图如星芒闪耀。“一寸光阴一寸金”这句名言仿佛化作丝丝缕缕的清风,将古人对时间的敬畏与珍视,悄然注入这小小的日晷之中……

我先找来一块圆形的厚纸板当作日晷的盘面,又用硬纸条做了一根晷针。我闭上双眼,在记忆的博物馆中搜寻日晷的模样,而后睁开眼,手持画笔,在纸板上一丝不苟地刻画刻度。

然而,制作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一开始,晷针像是个调皮的孩子,怎么都不肯安稳站立,歪歪斜斜地“躺”在盘面上。但我怎会轻易认输?经过一次次耐心调整,我终于让晷针稳稳地垂直立在盘面中央。紧接着,我依据资料里记载的古代计时规则,一笔一画认真地标出子、丑、寅、卯等十二时辰。

完成基本构造后,我又在日晷盘的边缘画上精美的云纹图案,这可是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瞬间给我的日晷增添了几分古朴韵味。“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简单几笔云纹,却让日晷既有传统韵味又独具特色。

做好之后,我迫不及待地把日晷拿到阳台,阳光洒下来,晷针的影子清晰地落在刻度上。看着那代表时间的影子,我仿佛穿越时空,看到古代的人们依靠日晷知晓时间,有条不紊地安排着一天的生活。

这次科学手工不仅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更让我深刻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日晷体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和对自然规律的精准把握。我下定决心,以后要探索更多中华文化里隐藏的科学奥秘,让这些古老的智慧在现代绽放光彩!

指导老师 陈雅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