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水梅
春夏之交,邻居家菜园子里的菜大多长势喜人。我常常会收到去“撸菜”的邀约。
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身边的几位好朋友喜欢把“撸”字挂在嘴边。去菜园里摘菜,叫“撸点菜”;去商店买东西,叫“撸点东西回家”。我特地查了字典,“撸”字的第一个意思同“捋”,比如撸袖子、撸树叶。很显然,好朋友们嘴里说的“撸菜”是第一个意思,“摘点菜回家”。
朋友甲的房子是租的,用来为孩子们辅导木工、陶艺、雕刻等技能。院子里的空地被带孩子来上补习班的家长们开垦出来种菜、种果树,我还曾落笔写下一篇文章《近邻那片菜园》。只是家长们有时忙碌,管理上没有专人负责,菜园里的菜也就会出现青黄不接或者自生自灭的状况。今年仲春的一个午后,我心血来潮想去这个菜园里再撸些韭菜,房子的主人郑老师揶揄道:“苏老师,你不来割韭菜,韭菜都不长了。”我“呵呵”自我检讨时,善解人意的女主人凤儿连忙补台:“倒是可以让苏老师撸一些豆子回去。”话音刚落,我直奔菜园子,三下五除二就撸到了七八两荷兰豆。
朋友乙买房子时,自然是看中门口的那块空地,果然被她家先生开辟成一片生意盎然的小菜园。菜畦修得整整齐齐,花菜、高丽菜、香菜、韭菜,一应俱全;片仔癀草、艾草、枸杞叶,树葡萄、木瓜树,高低错落,无论是从小区石道进入家中,还是坐在客厅望向窗外,均是赏心悦目的感觉。女主人何姐待人热情、豪爽大方。每次有邻居去撸菜,她总是要讲解一下自己在卧房窗台下的一个精巧设计。一个不锈钢的收纳柜,里面整齐摆放着一包包蔬菜种子,以及装菜的塑料袋、剪刀、袋装有机肥等。等她用剪刀把片仔癀草或韭菜等成熟的茎叶剪下来后,就会到工具箱里拿出盛放菜品的大袋子。在金色阳光照拂下的人和物,都显得格外生动。
朋友丁种的花和菜就更加琳琅满目了,围着院子内侧土地种的菜品有十多种。菜畦外面的院子铺上了好看的地砖,女主人许姐每天要用拖把拖两次地,所以无论任何时间去撸菜,院子里都是一尘不染的状态。对于邻居们而言,撸菜当然不是唯一的目的了,在许姐家的院子里一边享受春日和煦、一边品茗才是惬意之事呢。女人们谈天说地、开心吃水果,许姐的爱人会根据蔬菜的成熟度,给各位客人准备“喝酵素水长大”的有机菜。有时候是小白菜加芹菜、香菜,有时候是芫荽加韭菜。
撸菜的快乐是毋庸置疑的。也许我们无须时时困于“内卷”的漩涡,被绩效、算法和流量裹挟,而应当放慢脚步,对时下的急功近利和社交功利化趋势做一次温柔的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