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黄金市场行情火热,金价频创新高。在此背景下,多家银行纷纷对黄金积存金业务“动刀”,上调起购点成为普遍动作。这一系列调整究竟释放出怎样的市场信号?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又该如何应对这一变化?
积存金业务调整不断
近期,银行业积存金业务调整动作不断。
光大银行发布日前公告称,根据黄金积存业务相关监管规定,为顺应市场变化,该行将从2025年4月8日9:30起对黄金积存个人业务定期投资起点金额由700元调整为1000元,单次上调幅度接近43%。
中国银行在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两次上调积存金起购点。4月1日,该行发布公告称,自4月2日起,按金额购买积存金产品或创建积存定投计划时,最小购买金额由700元调整为750元,追加购买金额维持200元整数倍不变。此前,2月10日起,其最小购买金额已由650元调整为700元。按克重购买时,最小购买克重维持1克不变,追加克重维持1克整数倍不变。
光大银行则是一次性大幅上调起购金额。4月2日,该行公告称,自2025年4月8日9:30起,黄金积存个人业务定期投资按固定金额投资起购金额由700元调整为1000元,追加金额维持100元整数倍不变。调整前已签约的定投协议不受影响,调整后新发起的定投协议金额须满足最新起点要求。
此外,还有多家银行也加入了上调行列。3月26日,建设银行宣布自3月31日起,个人黄金积存业务定期积存起点金额(包括日均积存及自选日积存)由700元上调至800元。3月24日,招商银行宣布自3月27日起,黄金账户活期买入起点及黄金账户定投起点由700元/克调整为750元/克,这也是其年内第二次上调。工商银行自3月3日起将如意金积存业务最低投资额由650元上调至700元,按克数积存的积存起点仍为1克。
理性投资 多元布局
业内人士分析,银行纷纷上调积存金起购点,主要是出于风险管理的考量。当前黄金价格频创历史新高,市场波动加剧,上调起购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散户短期频繁交易的频率,减少因价格大幅波动导致的潜在亏损风险。
对于银行而言,有助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避免因大量散户盲目跟风投资而引发系统性风险。此前,就已有多家银行发布风险提示:国内外贵金属价格波动加剧,市场风险提升,客户应提高贵金属业务的风险防范意识,合理控制仓位,及时关注持仓情况和保证金余额变化情况。
对于投资者来说,面对银行积存金业务的调整,需要保持理性和谨慎。一方面,不能盲目跟风投资黄金积存金。虽然黄金具有保值增值的功能,但在价格高位时,市场风险也相应增大。投资者应该充分了解黄金市场的运行规律和风险特征,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合理配置资产。
另一方面,投资者可以关注其他投资渠道和产品。除了黄金积存金,市场上还有许多其他的投资品种,如基金、债券、股票等,通过多元化投资,可以分散风险,提高投资组合的稳定性。同时,投资者也可以考虑长期投资策略,避免因短期价格波动而频繁买卖,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