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携带鲜花前往墓园祭扫。
本报讯 (记者 朱艳 陈巧玲) 昨日是清明节,晋江市殡仪馆、公墓区迎来祭扫高峰,周边道路迎来大客流。在晋江市各相关部门通力协调下,祭扫现场整体井然有序。而在墓园里,鲜花,电子蜡烛、鞭炮等祭祀用品取代了纸钱、香烛,成为市民祭奠先人、寄托哀思的主流选择。
昨日,记者实地探访晋江市殡仪馆,前来祭拜的市民虽络绎不绝,馆内却井然有序。市民或手持鲜花,或“点亮”电子蜡烛,以文明、环保的方式缅怀逝者。
“清明当天是祭扫高峰期。今年由于提早宣传,很多市民错峰而行。”晋江市殡仪馆负责人赖剑锋介绍。
为了进一步规范祭扫行为,今年,晋江市殡仪馆对闽南传统的“烧金”习俗进行统一管理。市民需在门口将“金纸”交给管理人员,由工作人员集中焚烧。这一举措得到广大市民的理解与支持,大家纷纷在“金纸”上写下逝者名字,以表哀思。
为方便市民祭扫,晋江市殡仪馆提前制定周密计划,并建立了民政、应急、消防、交警等多部门联动机制,全力保障清明祭扫安全有序。据统计,清明当天,入馆祭扫民众达10895人,现场秩序井然。
随后,记者来到仙塔山庄,同样感受到文明祭扫的新风。
上午10点多,市民王女士和家人前来为父亲扫墓。除了贡品外,他们还奉上一束白色菊花。仙塔山庄负责人庄洪暾表示,近年来,随着文明祭扫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市民选择携带鲜花前来祭拜,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与敬意。
庄洪暾介绍,昨日,到仙塔山庄祭扫的车辆约8100辆次,祭扫人员达23000多人次。
记者了解到,为确保清明期间民众祭扫活动安全有序,晋江市民政局提前谋划、周密部署。清明节前,晋江委托第三方安全公司对全市282个骨灰寄存场所和治丧场所进行全面的安全生产检查,检查出安全隐患317个,已全部整改到位。同时,清明期间,殡仪馆和公墓区均增加工作人员和安保人员,消防、医疗等相关单位也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安全稳定。
此外,为方便市民出行,晋江市开通了3条清明祭扫临时公交专线,分别为曾井至仙塔山庄、安平桥公园至仙塔山庄、竹园小区至晋江市医院,市民均可免费乘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