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01b

许连捷:慈善是一份长期的事业

本报记者 柯国笠 董严军

作为晋江改革开放以来最杰出、最具代表性的企业家,恒安集团创始人、原总裁、晋江慈善总会会长许连捷的心中一直装着两个“恒安”:一个是企业恒安。他通过持续创新与变革,推动恒安成功上市,成为晋江乃至福建民营企业的一个标杆。另一个是“家国恒安”。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他秉承家国情怀,发扬企业家精神,带领恒安及更多企业家积极投身公益,积极努力回报社会和国家,以爱拼敢赢的晋江精神奉献“家国恒安”!

“义务宣传员” 带动更多企业成长

成就恒安的因素有哪些?外界对此一直感到好奇。唯变不变,恒变者安。“创新”是恒安秉承的发展理念。其中,上市成为恒安发展史上的一步“关键棋”。

当时正值亚洲金融危机,内部股东意见又不统一,然而以许连捷为首的恒安管理层以超前的眼光和格局,在逆境中推动上市,迈向了“公众企业”的关键转变。回顾那段历史,许连捷说,通过股份制改革,恒安向所有企业证明,规范经营了以后,虽然多交税,但是实际的利润并没减少。

许连捷由此也成为当时晋江乃至泉州股份制改革的“义务宣传员”。包括股份制改革、赴港上市在内,恒安摸索过的路,他也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晋江其他民营企业。

“我们认为,共同发展共同成长才能够促使社会进步,不单单是我好就好。”许连捷说,这就是恒安的心态、恒安的使命,用自己的成功探索,带动更多本土企业的崛起,“能够促进我们大家的进步”。

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2000年以后,晋江迎来一大波上市潮。

而闽企管理变革方面,恒安也担当了领头大哥。2001年,恒安花重金聘请全球知名管理咨询服务公司汤姆斯集团,为恒安操刀“第一次变革”。在这场“启蒙”中,福建省特别组织全省的民营企业家参与了几场汤姆斯公司对恒安集团管理层的授课。汤姆斯公司的国际视野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深深触动了不少民营企业家,不少企业家也由此紧随迈出管理改革的步伐。

推动上市和三次变革展现的魄力、能力和远见,尤其是毫无保留分享经验,带动一大批企业和企业家共同成长,让许连捷成为福建乃至全国知名的企业家,被誉为“闽商教父”。

把慈善当作长期的事业

矗立在晋江千年古镇安海的恒安集团总部,一直都保留着最初的模样。到访的客商时常感慨,“这么大的集团,怎么不花点钱重新建一座全新的总部大楼?”

熟悉许连捷的人都知道,对自己“吝啬”的另一面,是许连捷将钱花在了他认为的更有价值的地方——慈善这个事业上:在他直接带领和推动下,恒安集团及其主要股东各类公益捐赠累计超20亿元,其中仅许连捷本人捐赠就达10亿元以上。

许连捷对慈善的投入和影响,不止于自身。而作为晋江慈善总会创会会长,在他的引领下,晋江越来越多企业家投身公益慈善事业,越来越多晋江人将慈善当作向上的力量。

许连捷说,捐一块钱也代表一份心意,“钱不在多。一块钱,就是一份心力。有心比有钱更能影响更多的人。”

如今,晋江慈善总会已经走过20多年,带动的捐款捐赠早已超过百亿元,覆盖人群更是超过十万。许连捷无比动容,“我很高兴,现在有很多晋江企业家和我一样,愿意把慈善当作一份长期去做的事业。”

如今,许连捷已经将交接棒传给了儿子,同时交接的还有恒安集团这个企业的精神文化。他如今卸去几乎所有社会职务,只保留了晋江慈善总会会长一职,全身心投入慈善事业。“这是我的使命,也是我毕生的追求。”许连捷说。

心无旁骛 坚守实业

许连捷回忆早期,包括恒安在内的民营企业的老板都是农民出身,不懂会计、财务、仓管,许连捷小学没毕业已算是“高学历”了。

如今,近40年的探索与实践,“诚信、拼搏、创新、奉献”成为恒安集团企业精神,也体现了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精髓:诚信为本,爱拼敢赢,慈善奉献。

纵观晋江一代企业家,大多是农民“上岸”的,做企业都是全力以赴、爱拼敢赢;而二代们从小到大看着父辈的艰辛,深知做实业担子重,一旦他们要接班,都是做好打拼的准备。

不仅是事业的传承,晋江慈善之风也融入了晋江人的家庭教育中,推动慈善绵延、蔚然成风,成为国内县域中备受赞誉和关注的“慈善样本”。

“这是氛围决定的,大家都在打拼事业、做慈善。”许连捷说,晋江企业家心无旁骛,坚守实业这正是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接力与弘扬。”